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617:打抱不平
臣都还没有发声反对,冯国璋自然也不好发生反对,更何况曹锟也是出身于北洋,也算是冯国璋的晚辈。

    这一点冯国璋却并没有任何的意义,甚至反而乐于看到年轻人的崛起,至少这也证明了帝国后继有人,他们这些老家伙在打不动的时候也可以安心的退下来了。

    如果,只是说如果。

    冯国璋好歹也是第四集团军的司令官,即便第四集团军被划入驻日军那是必然的结局,但是按照一般的理论来说,同样的也为了能够未来部队之间有更好的协调作战,冯国璋至少也要进入到驻日军司令部内担任一个副总司令的职位。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并不是冯国璋为了想要上位,而是古往今来,多少事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电报上关于冯国璋的任命却是,回中京述职。

    冯国璋作为在外统兵的将领,回京述职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做过,但一般情况下,各个部队长官回京述职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在一个就是有什么紧急情况,被中京召回述职。

    而且述职这个词代表的意义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述职,那么在电报的前面,一定会先公布冯国璋被任命为驻日军副总司令,然后才是先回京述职,但是电报上却只有回京述职,却没有任命。

    这对于任何一个军官来说,在非述职期接到这样的电报,恐怕都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当然,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绝对,也有可能是上面想通过这次的述职去对冯国璋进行一个新的评比,通过这次的述职去判断他是否能够继续担任在这个位置上,如果可以,那再任命也不迟,如果不可以,那就只能另作打算了。

    但一般这种情况下,上面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接手的人,只不过还没有公布而已。

    “司令,上面这么做也太欺负人了吧?”廕(yin四声)昌满脸愤怒的为冯国璋打抱不平道。

    廕昌与冯国璋是同年人,两人可谓是亦师亦友,当年袁世凯请廕昌推举贤才,廕昌慧眼识珠,为袁世凯推举了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梁华殿等人,廕昌虽为满人,但却也有一腔热血,且为人比较正直,且早年间是个复辟派,只不过后来在见识到了王思锐的统治手段以及中华帝国的强盛,又联想到了清朝没落的必然性,所以便渐渐的断去了这种念头。

    如今北洋三杰均是身居高位,廕昌对于军事方面也是比较的了解,所以便一直跟在冯国璋身旁担任幕僚的职责,当然了,廕昌现在的身份是第四集团军中将参谋长。

    “就是,司令,咱们辛辛苦苦的打下了台湾,上面把我们拆分开这也是无奈之举,我们也并不反对,但是把部队调走,却让您去中京述职,这又是个什么意思?”另一人也紧跟着附和道。

    谁都知道,这次冯国璋回京的结局可能不会太好。

    当然,这个不会太好并不是说上面要找他的麻烦,事实上冯国璋这些年来两袖清白,又为帝国做了那么多,帝国也没有理由去找他的麻烦。这个不好,指的是冯国璋有可能要离开第四集团军。

    “我们是军人,要服从上级的命令,再说了,只是回京述职,又不是上断头台,你们瞎操心个什么劲儿?在我回来之前,你们要听从驻日军司令部的指挥,若是你们胆敢做那些阳奉阴违的事情来,我冯某人即便是拼着抗命也要回来毙了你们。”冯国璋虽然心中也有不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上级的命令。

    “诸位长官,可否听我一言?”蒋百里刚开始也是紧紧的皱着眉头,但是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深意,看着愤愤不平的众将领,虽说他们只是打心底里气不过,但若是长久下去可是会影响部队的士气的,这对于之后的登日作战可是极为不利的局面。

    蒋百里在冯国璋身边待的时间久了,两人之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华第一帝国简介 >中华第一帝国目录 > 617: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