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2
惊。

    “我没事,想起了些往事罢了。”杨淑妃回过神来,摆了摆手。

    不说杨淑妃的心事,但说赵王李泰,他此时的心情实在不怎么好。

    自贞观元年,他和太子在学堂外打了一架、被母亲唤过去好生教训了一顿之后,李泰和太子已有一年多相安无事。

    在长孙皇后被禁足的那段时间里,兄弟俩的关系更是难得的达成了统一战线,变的空前和谐起来。

    可皇子之间很难一直保持感情莫逆,尤其是他们这种年纪相差不大、又都是嫡出的皇子。

    攀比和竞争之心就像与生俱来的本能一般,深植于他们的心。

    李泰自幼多慧,不足十一之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他已背得滚瓜烂熟,除此之外,诸多史记杂谈,他也看了不少,词赋文章,已能信手拈来。

    在他看来,父皇的一众皇子上,单以才华而论,无人能出其左右,大家都是嫡出的皇子,父皇和母后,怎能如此偏宠太子一人呢?

    虽说立嫡长是老祖宗们定下的规矩,可父皇也不是长,他不一样登上了皇位?

    说白了,能坐在帝位上的那个人,不一定是嫡长,而是要看有没有真本事。

    父皇能上位,就是他的手段比息王高,能力比息王强,尚不满十一岁的李泰小孩童在看见太子哥哥被父皇安排到粮草营跟着舅舅长孙无忌历练后,心态变得空前的不平衡起来。

    倘若说以前他心里对太子只有些许不服,现在则被激起了强烈的不甘,他明明各方面都不比大哥差,只因比他小了一岁,就要处处被压制,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也很不甘心。

    不过这孩子到底是聪明孩子,再不甘心,也知道公然去挑衅太子,或者到父皇母后面前去挑拨,去搬弄是非,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这样的作为不仅不会对太子的地位构成影响,反而会让自己越来越不招人喜欢,父皇和母后也绝不会喜爱一个挑拨是非,无中生有的儿子。

    不能挑拨是非,也不能无中生有的去中伤太子哥哥,怎么办呢?嗯,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在父皇和母皇面前刷存在感,多在他们面前表现自己。

    才十岁多一点的李泰孩童此时尚未开府,身边也没有什么詹事,参谋之类的人存在,他想争宠,完全只能靠自己,思来想去,最后也只找到这么个办法。

    于是,自太子李承乾去了粮草营之后,李泰往长孙皇后的立政殿就跑得格外勤奋。

    他每日下学必会到立政殿呆个把时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盛唐贤后简介 >盛唐贤后目录 > 分卷阅读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