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7
    怕累着母后。”城阳一本正经的开口道。

    长孙听得一怔,随即鼻子莫明一酸,不由自主的转过头去,她的儿女们都这么懂事,这么的恋眷她,她,得好好的活着才行。

    下午申时末,已经七岁的李治一下课,就蹬蹬蹬的跑到了立政殿。

    他进来的时候,城阳正领着三岁的晋阳在花厅里吃点心,长孙皇后静坐在一旁,面含微笑的看着一双女儿。

    “母后。”李治一看见她,立即扑了过来。

    “都多大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瞧瞧,都跑出了一身的汗。”

    长孙看到跑到自己面前的幼子,但见他一张漂亮的小脸红扑扑的,鼻尖和额头上都是汗珠,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立即掏出手帕,一边帮他擦脸,一边嗔了一句。

    “雉奴不是想念母后,想念妹妹们么。”李治朝母亲扮了个鬼脸。

    长孙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帮他擦干净了汗,又让宫女给端了杯不凉不热的茶来让他喝了,这才让他去和妹妹一起玩。

    人的寿命快到终点的时候,自己往往是最先察觉的那个人,接下来的日子,长孙皇后为了年幼的儿女们,尽可能的与天争命。

    她尽心尽力的配合太医们的调理,每日的饮食也会尽自己所能多吃几口。

    可她的精神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即便无病无痛,她坐上一会,就感觉昏昏欲睡,有时一睡就是一两天醒不过来。

    身体也是一日比一日消瘦,众太医束手无策,李世民焦虑之余,派人去把颇有一段时日没有回京的孙思邈找了回来。

    孙思邈帮皇后看过之之后,他沉默了半晌,开了一张药膳的方子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来看了两眼,一脸希翼的开口:“孙神医,皇后她,这身体还能调养好么?”

    “先按食膳调着吧。”孙思邈道了这么一句,就转身离去。

    他没有告诉李世民的是,长孙皇后在连生了七个孩子以后,一身元气几乎已经耗尽。

    再加上她心事沉重,这么些年下来,早已是心焦力悴,油尽灯枯,任凭神仙也无能为力。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多延续她几个月的寿命。

    第三百四十一章 陛下,你喜欢珪娘就娶了吧

    贞观九年十月二十七日,李世民在献陵安葬太武皇帝李渊。

    十一月三十日,加“特进”勋号的萧蠫参预朝政。

    安葬完太上皇李渊之后,李世民又罢朝两月,让太子监国。

    直到贞观十年(636)正月初三,在众多朝臣的请奏下,李世民才再次亲理政事。

    贞观十年正月二十二日,李世民下令改封李元景为荆王,李元昌为汉王,李元礼为徐王,李元嘉为韩王,李元则为彭王,李元懿为郑王,李元轨为霍王,李元凤为虢王,李元庆为道王,李灵夔为燕王。

    李恪为吴王,李泰为魏王,李..为齐王,李忄音为蜀王,李恽为蒋王,李贞为越王,李慎为纪王,三月二十三日,李世民委派各藩王出任都督。

    贞观十年四月,长孙皇后再次重病不起。

    因她这一年多来,时常缠绵病榻,时起时复,一开始李世民和她的几个嫡出子女并未太过担心。

    可等她的病情一日重过一日,整个人已瘦到脱相,蒋太医和被皇帝强留在京的孙思邈已经不肯再给她开药的时候,他们终于慌了。

    可慌也没有什么用,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一介凡人,无论生时多么显贵,到了要死的时候亦无法与阎王争命。

    几个到了年纪,李世民准备让他们就藩的皇子都让留了下来。

    这些皇子们虽不是长孙的亲生儿子,却都要称长孙一声母后,长孙若真有个三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盛唐贤后简介 >盛唐贤后目录 > 分卷阅读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