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1
    固定栏目被全部撤除,长达2000字的卷首语中,编者依次列数了那些曾经耳相传的灵异故事,一度人尽皆知的民间传说。当年活跃于国内各大网络平台的着名灵异写手也被一一盘点,他中的一些人有着乖张辛辣的行文风格,另一些人的博闻强识令人折服;再有的一些,奇思妙想天马行空,一个偶然蹦的点子就引领一波新的,当效仿者好不容易学到半分皮毛,他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开始新的挑战。

    那个时代的互联网就像一个茶馆,大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讲古论;或者抓上一把瓜子,听说书人讲一折新写的传奇。

    但时隔未久,说书人纷纷脱长衫,收起折扇;茶馆的茶客也陆陆续续起身离开,各回到屏幕之外的柴米油盐。于是演结束,宴席散场,还有许多故事没等到结尾,就失去了讲述的舞台。

    那个由的时代也在各种内外力的作用之,逐渐衰落,不追回。

    ——这一期的“都市夜谭”特别版,续写了7个当年广为传,成为一代经典,但始终没完整收尾的故事。

    所有故事都由原作者本人亲续写。时间的裂被接上了,中间度过的这些年不过是跳了一帧画面,主角从瞬间的晃神中醒来,然后继续与对手鏖战,与爱人相守,走向己在文字人生中的结局。

    光是把这几个文名放在一起,就几乎代表一个时代;而这些故事时结尾,就仿佛一场极尽华丽的舞会,角色且歌且笑,捉对起舞,然后在一个时代的瞩目安然谢幕。

    “由于各种原因,非常遗憾没联系上更多的作者,但见到诸位老友,也已经心满意足——那,我一起来圆一场多年之后的旧梦。”这是编者在卷首语中的最后一句话。

    精挑细选之后的7个故事的结尾,正好填满一期杂志。而那个时代最闪烁的名字,却缺席了这场聚会。

    ——“我不太明白,你当初收到寒牙的投稿的时候,不是高兴疯了,恨不得邮件群发给全公司的人看?”杜云苇翻着杂志说,“怎事到临头,反而又把人家的稿子给了?”

    “有些内容不太合适,”池清说,“就打回去让他改了——这一改就没赶上。”

    杜云苇看她一眼:“你不会是想搞个先抑后扬?先把他空来,吊吊胃,一期再放这压轴的?”

    “怎会呢,”池清笑嘻嘻地说,“像这样的怀旧特辑,搞一次就行了——一次是情怀,两次就成了冷饭,读者也不是傻子,没那好糊。”

    杜云苇又看了她一会,没有说什,把杂志放了。

    ——第期上市一周后,销量一跃打破季度记录。虽然不说全是因为这本赠刊的关系,但从读者反馈看来,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冲着“怀旧特辑”,才单购买这本之前从未买过的时尚杂志。

    10天后,这期赠刊的内容被许多读博主发转载,在微博上掀起一波热议。许多当年的作者的微博被攻陷,让人不时发“原来这些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欢迎走近不科学简介 >欢迎走近不科学目录 > 分卷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