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7章 白衣公子
客这才散去。

    中华厨艺,素来有“七分刀工三分热炒’,‘无刀不成菜’的说法!

    一个合格的厨师,刀工是必要的基础。

    想成为多好的厨师,便需练就多好的刀工!

    李行周虽然会做许多菜肴,但那是靠着先进1千多年的知识储备。

    可以做出超越这个时代的菜,可是刀工就呵呵呵了。

    毕竟他没有真正拿出时间去磨练过刀工。

    就算刀工差不多,还要练习掂勺。炒菜时,掂勺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当然,掂勺所用得铁锅不是原先炖菜用的那种厚重的大铁锅,而是按照李行周的要求,去铁匠铺打造的小一号的适合炒菜的薄铁锅。

    那种炖菜用的厚重大铁锅,就是不装石子,柿子和大熊两只手也掂不起来。

    如今”三步倒”后厨的灶台上全都换成了这种适合炒菜的薄铁锅,灶台上也都加装了李行周设计的风箱。

    掂勺练好了,李行周便开始教柿子做各种炒菜,这个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每种菜肴不同的下锅顺序、翻炒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菜肴的质量,只能按部就班的把自己会做的菜肴一样样教给孙秉文。

    至于做烧酒倒是比较简单,”三步倒”后院就有原先的酿酒作坊,孙秉文按照李行周的要求,在后院又加盖了一间大房子,作蒸酒的作坊用。

    李行周专门嘱咐要用砖石垒就,这年代大部分是木结构的房屋,但这间屋子需要整天在里边点火蒸酒,李行周还真怕失火。

    蒸酒作坊盖好后,李行周又指点孙秉文安置蒸锅、安装铜管和冷却用的水池。

    等一切就绪后,李行周发现酒楼的人手不够,又和孙秉文去城东的流民中挑了四个个少年做帮工伙计。

    李行周和孙秉文挑选的这四个少年,看上去都是老实本分的样子,而且都是洪灾中失去家人、无依无靠的孤儿。

    孙秉文跟四个少年签得是十五年典身长契,四个少年自典自身,典卖于”三步倒”为奴仆伙计。

    如今大唐不支持蓄奴,即便大户人家的典买奴仆,最长期限也是十五年,大唐是不允许签死契的,典身契约到期之后,必须放奴仆自由。

    孙秉文和四个少年的典身契约上写明的工钱很高。

    其实李行周本来是想签个雇佣契约的。

    但孙秉文却说签典身契对他们约束更大。

    毕竟主奴关系比雇佣关系约束力大些。

    一个无依无靠的逃荒而来的孤儿。

    酒楼给他们活计干,有高工钱拿,还能学手艺,又有典身契约束缚,只要酒楼对他们好一点,他们便不太会生出别的想法。

    这样也更利于保护炒菜和烧酒的技术。

    当然,一开始李行周和孙秉文是不会让他们接触炒菜和蒸馏酒的,他们主要是在厨房帮忙做洗菜、择菜、烧火和酒坊初期酿造酒时投粮食、出酒糟等闲杂工作。

    这样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对炒菜和烧酒的技艺保密。

    ……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李行周将酒楼的生意交给了柿子和大熊。

    又开始和卫寒霜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

    李行周会做的菜基本已经教给柿子了。

    不过最近陆续又有许多时令蔬菜上市,李行周和柿子又新研究了不少时鲜菜式。

    至于烧酒方面相对简单,说穿了无非就是蒸馏而已,只是在大唐以前没人想到这个办法而已。

    “玉液烧”和“二锅头”度数高、口感烈,更加适合粗豪的汉子们。

    大唐文人雅士讲究平和冲淡,喝酒也讲究一个翩翩风度,这高度烧酒显然不适合他们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唐第一主播简介 >大唐第一主播目录 > 第47章 白衣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