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以民族利益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
    潘岳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仅体现在价值重建上,还放射到了国家安全领域。他认为,中国虽然在文化、人口、幅员、经贸等方面都是世界性的大国,但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仍然没有真正享有大国地位。而要在国际领域树立大国地位,首先一点,就是要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潘岳认为,中国有两个概念,一是地理意义上的,也就是领土,这绝不能丢掉;另一是文化意义上的,这同样重要,丢掉了中国文化,同样也是亡国灭种。因此,一定要继承并光大中华文化。只有以此为出发点,才能建立相应的大国战略、大国产业、大国外交。才能保护国家利益,坚持维护国家统一,也才能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华人的文化认同感。

    潘岳对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相当深入,他认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当务之急是要根据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资源、市场、民族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为出发点,依据中国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文化安全等领域的需要,加强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机制,确定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出路,明确周边国际关系与战略对策,重整国防建设体系。其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集中精力,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手段,解决台湾问题;东和日韩,以东亚区域化形成亚太经济主导力量;北联俄罗斯,力争结盟,完成军队现代化;西稳中亚,采取强硬措施保住能源基地;与印和好,解决纷争;远交欧盟,发展经贸;以新型思维衡算中美关系之利弊,化解不必要误解,力求实质性利益。潘岳认为,中华战略未来的真正出路,是在东南亚。

    与国家安全战略相应的,是加强国防安全建设。潘岳主张,武装力量要与国家政治地位相符合,在和平时期对外有威慑作用;在战争冲突时可应对任何国内外的挑战;经济上能够与国家各项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拉动国防工业的需求。

    在经济上,潘岳主张区域化。认为通过区域化,既可以达到与国际社会交流,加强经贸合作的目的,又能避免全球化的不利因素。其所谓的区域化主要是指以东亚儒家文化圈为主体的“东亚经济圈”建设,和以华人为主体的“大中华经济圈”建设。

    潘岳还从环境安全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国家安全观。他认为,“环境无国界”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概念,未来生态工业文明领先的国家,将主导世界的格局。谁完成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转型,谁就将取得道义、经济、技术和文化上的全面优势。他认为,发展中国的环境文化,不仅仅是对我们面临的环境危机的反应,也是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变化做出的积极应对。他指出:“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危机是短暂的,往往影响于一时,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破坏,民族生存就会受到根本威胁。而环境不安全的根子,在于我们继续沿袭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加剧了社会失衡与国家稳定。解决以上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涉及体制、机制、法制的一系列改革,涉及到领导人观念的改变,涉及到干部考核的综合指标(如增加资源生态与社会人文等绩效考核)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当然,还涉及到我们文化价值理念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在环境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态经济,也应成为调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人群差距等利益关系的内生变量。如通过建立区域环境补偿机制,让东部地区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如通过建立城市对农村环境的补偿制度,加大对农业的绿色补贴;如通过引导富裕居民支付更多的环境成本改善环保公共设施,让遭受环境危害最大的弱势群体得到实惠;如通过建立自然资本的市场机制,使良好的自然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高层新智囊简介 >中国高层新智囊目录 > 以民族利益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