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海上昼夜迟迟
    繁浅

    这个故事的原名是《不是我,是风》,定稿后,我们换成《海上昼夜迟迟》。其实,这两个标题我都非常喜欢,就像浅浅的每一个故事我都非常非常喜欢一样。

    或许他们就是彼此生命里的一场风,曾真切地存在,却终有一天,在风静树止后,无声无息,了无痕迹。

    楔子

    梁海茵二十岁的时候出过一张个人唱片。

    那张唱片销量很好,人人都惊叹她的天赋异禀,称她是天生的歌姬,嗓音仿若天籁,寥寥几首歌,飘荡在大街小巷,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跟着哼上几句小调。

    这一年,她离蜚声歌坛只有一步之遥,却始终没有跨过这一步。

    这张唱片之后没多久,大家都还在期待梁海茵的后续新作,她却在音乐圈里彻底消失,了无消息,哪怕多年后,再有人提到她,也只是反复说那张早已成为经典的唱片或者是纸盒上的那一句诗。

    唱片的封面是整片的留白,空无一物,曾有人问过梁海茵:“为什么没有封面?”

    “有啊,”她弯起眉眼,指着那片空白,“是风。”

    Part- 01

    梁海茵在加入南城合唱团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青塘镇。

    既然叫青塘,这里自然溪水环绕,夏日多细雨,青石板上映着柔软的水光,接天莲叶无穷碧,给这一个小小的村镇添上青翠浓郁的色彩。

    每当荷叶渐渐枯萎凋落,便到了采藕的时节。一到放学,梁海茵就像一颗小流星,快速奔向自家的泥塘,看穿着连脚塑胶衣的爸爸在其中忙碌。

    莲藕是横躺在泥土里的,不深,用脚探一下,然后就能下手挖出来。梁海茵还小,父亲从不允许她下泥塘帮忙,当然,她也知道藕娇气,不能有丝毫外伤,如果渗进黑色的泥水,辛苦挖出的莲藕就失去了价值。

    梁海茵背着粉色的书包,眼巴巴地站在塘边,等爸爸挖出漂亮的莲藕给她看。

    一根完整的莲藕通常有四五节,一米多长,爸爸小心翼翼地挖出来后,把它泡进水里,清洗干净藕节,白白胖胖的藕如同一个小娃娃,被爸爸高举过头顶,声音洪亮:“等卖掉这几根藕,就能给娇娇买录音机了。”

    娇娇是她的小名,自从她和爸爸相依为命那天起,只有爸爸會叫她娇娇。

    新挖出来的莲藕只要一块钱一斤,雀跃的梁海茵在老地方支起小摊,哼着小调稚嫩地叫卖。

    新鲜的莲藕并不吸引人,毕竟这里遍地都是,蒋迟昼和蒋教授会驻足的原因,是她的歌声。

    梁海茵不过是随便哼了几句,耳朵灵敏的蒋教授已经品出了不一般,他有些惊喜,快步过去,问:“小姑娘,你刚才唱的是什么歌?”

    “买藕吗?”梁海茵不答他的话,狡黠地眨眼,笑意淡淡,露出雪白的贝齿。

    蒋教授无奈,只好随便指了一根,请她包起来,梁海茵虽然个头小小的,动作却麻利,将莲藕装进袋子里上了秤,六斤二两,抹掉零头,六元,双手递过去:“您拿好。”

    “等一等,”见爸爸付了钱,这半天一直没有说话的蒋迟昼终于开了口,指着硬纸板上写着的“买一送一”,“说好的优惠呢?”

    他比她大四岁,已经是少年长成,皮肤白净,眼若星辰,双眼皮很深,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小哥哥。

    面对好看却小气的小哥哥,梁海茵振振有词:“买一送一又没有说明是送什么,我的优惠是买一次藕,送一首歌,不行吗?!”

    还没等蒋迟昼再说什么,正中下怀的蒋教授已经连声说:“行,行,丫头,你把刚才那首歌再唱一遍。”

    梁海茵也不忸怩,清清嗓子,唱起那首《城里的月光》,细柔的声音如流泉,从耳边汩汩淌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花火 19年6期B简介 >花火 19年6期B目录 > 海上昼夜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