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你是落日弥漫的橘
有桥可行。

    七

    沈遇言离开后,陈栖意又恢复了从前的生活。

    只不过,闲下来时,她会坐在沈遇言常坐的地方发呆,望着奔流的江水,一怔就是半晌。

    金沙江是长江一段上游的别称,这条号称中国第一大河的江水,自沱沱河而始,至崇明东海,蜿蜒绵延,贯穿十余座城市,其中就包括武汉。

    她总是想,这下真的成了古人说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了。

    时近六月中旬,距离陈栖意离开的日子也不远了。

    她给孩子们上完了最后一节课,却久久都说不出“下课”两个字。她望着讲台下一张张天真的脸,踌躇许久,哽咽着告诉了他们这个消息。

    孩子们反应各异,大一些的眼眶立刻就红了,小一点的还在问:“陈老师,你要去哪里呀?”

    陈栖意走下讲台,在那个孩子的身边蹲下,摸了摸她的头发,轻声说:“老师要回北京了,还记得吗,老师讲过的,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呢。”

    这个词对他们而言,意味着繁华庄重,亦代表着遥远与不可及。

    人生何处不聚散,但孩子们不懂,他们只明白自己无法接受分别,有孩子哭着问她:“陈老师,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呀?”

    陈栖意揉了揉潮湿的眼睛,这个问题,她也曾经问过沈遇言。

    那是在他离开前,她把他送到索道处,山风猎猎,地质队的队员们分批坐进铁笼子里,回到对岸。

    沈遇言是最后走的,这次他并不觉得害怕了。

    他远眺万里山河,这人间有繁华胜景,也有荒芜的村落,如果没来过这里,如果只是待在设计院里画图,他或许永远也不明白桥梁的意义。

    那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输送教育和医疗以及世间一切资源的纽带。

    孩子们都很舍不得沈遇言,陈栖意知道自己也即将离开,便道,若是自己也走了,这些孩子们可要怎么办呢?

    沈遇言明白她的失落与犹豫,他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安慰道:“陈栖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有时候做成一件事,是需要许多人共同努力,甚至需要跨越岁月,用几代人的光阴来达成。”

    “我相信你离开以后,还会有别的许多人来,他们会像你一样真心对待这群可爱的孩子。我觉得,只要把这份心意接力下去,努力和时间一定会结出果实。”

    他说得那样坚定,陈栖意忽然就不再迷惘了。

    陈栖意背着行李离开时,孩子们在学校门口,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地为她送别。不知是谁起的头,他们唱起了一首她曾经教过他们的《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八

    两年后。

    横跨金沙江的大桥正式竣工,这是一座混凝土厢式桥,全长二百一十六米,桥宽六点一二米,像巨人的肩膀,坚固且优美。

    剪彩那天,沈遇言回到了这里。

    山依旧,水依旧,孩子们熟悉的面孔依旧,唯独不见了陈栖意。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问陈老师怎么没来,沈遇言惆怅地低了眉,说:“我也……不知道。”

    事实上,在索道分别时,那个越来越远的挥着手的身影,就是她在他记忆中留下的最后印象,那之后,他再也没收到过她的消息。

    明明他们曾经互相交换过电话号码,他还记得,她珍而重之地将写着他电话号码的字条放进钱包里,约定一回去就会给他打电话。

    可是,整整两年,七百多个日夜,他的手机从不关机,陈栖意却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杳无音信?&#x20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花火 19年9期A简介 >花火 19年9期A目录 > 你是落日弥漫的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