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章茫然2016
法调到渤海省东南一个地级市当一把手,正厅级!然后和老婆离婚了,找了个年轻十来岁的老师。从那以后,据说马家就有了两条新家训:一是要多生儿子;二是女婿的官不能超过儿子,最高只能是科级。哈哈!”

    这样的事太多了。某个“地产大亨”,靠着副省长的岳父赚了钱,老岳父一死,立马离婚找娱乐圈小三。冯晨夏不知道那些高官岳丈们的脑子怎么长的?她觉得某些人重男轻女到了没有智商的程度,有这个能量,干嘛不扶持女儿?

    吃饱喝得,冯晨夏等人就向乌县各位领导告辞,说明天大家还要做社调,要早点回去歇着。冯晨夏知道,她们走后,这些官员还有很多“节目”,自己一行人提前离席,也算是“与人方便”。

    和冯晨夏一起离桌的,还有一个煦镇的女性“大学生村官”。刚才这个村官茕茕孓立、满面尴尬的样子,冯晨夏都看到眼里了。女性“大学生村官”有不少取得了很好的政绩,但前提是,不能在乌县这样的地方。

    这地儿更欢迎本地大学生子弟,即本地人的儿子。几个有资格列入当地“护官符”的大家族,喜欢让读过大学的本族子弟在村乡镇“刷简历”,不过两三年就可以进县领导班子了。

    第二天,冯晨夏让队员上街找当地民众填写调查表,自己却独自留在档案室,翻看本县县志和当地各级政府机关报。

    昨天晚上的酒桌上,冯晨夏表现得既稳重大方,又游刃有余。但其实她心里远没有脸上那么云淡风轻。那天从蒋正先办公室出来后,一连数日,冯晨夏都觉得心里不舒服。她觉得自己隐约察觉到了什么,又觉得自己隐约漏掉了什么,干啥都提不起劲儿。

    在来乌县前,冯晨夏查了一下历届中都大学团委书记的情况。不出意外,几乎全部是男性。唯一造成“异常”的那位女性,目前是中都大学副校长。

    那本校学生会主席呢?冯晨夏查了后发现,情况比团委书记好多了,女性比例居然接近15%,比团委书记不到5%的几率高多了。

    当然,高几率也是有代价的,比如说,学生会主席的仕途发展就很一般。至于那几个女性学生会主席,冯晨夏发现毕业后,她们已泯然众人矣,没有什么消息了……

    冯晨夏不相信这些可以被选为学生会主席的女性,在离校后会突然变得无能,或突然变得低情商。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社会里有某些东西,比大学这个“准社会”更有效地阻止了女性仕途上升之路,甚至根本就不给女性提供踏上仕途的机会。

    那么,那些已经挤进仕途的女性,都在做什么呢?

    冯晨夏先翻了翻本地机关报,对着整理好的乌县女性官员名单,寻找她们在媒体上的踪迹。

    平时,女性官员的新闻几乎没有,要找她们的新闻,得在各个节假日前的报纸上找。

    这不,今天的报纸,报道了那个财政局张副局长,陪财政局正局长(男性),去看望县里的贫困家庭并亲手送上“温暖”。在这篇报道里,张副局长这几个字只出现过一次,连她的全名都没有出现,报纸上的配图也没有她的身影。

    其它女性官员在这几天的报道里,最多是提一两句,没有一个是报道的主角。

    冯晨夏笑笑,又翻起了故纸堆。

    在去年的三八、五一、八一和春节报道里,她终于找到了不仅文章主角是女性,报道图片也配了女性照片的新闻。

    三八妇女节的报道主题,大多是《XXX鼓励女性传承华夏传统美德》,副标题是:女性要恪守传统美德,自尊自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或者是某位女性干部给某位女性发放《五好家庭》奖状,表彰她数十年如一日伺候瘫痪在床的公婆……

    五一劳动节的报道主题,略多了一些女劳模的报道,但是里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简介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目录 > 第12章茫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