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总之,这位吴姑娘的营销推广做得非常成功。
可以说是积累了十分丰富并且不乏优质的客源。
同时,更加难得的是她也是十分上道的人。知道袁春是个硬茬子,惹不起,所以才直接在分手信中交了底。
若是旁的人,她还可能再耍个手段。
不过有袁春在旁边儿看着,她便就是想要耍个手段,也不可能了。
故此才乖乖地按照袁春的心意,写了一封清楚明了的分手信。但是没想到的是,就是这画风突变的分手信,不但没有让贾珠生疑,反倒彻底让贾珠清醒了。
说实话,袁春还想过,贾珠会不会怀疑自己在中间搞了鬼。没想到他不但没有,而且还自己想明白了。
一时糊涂不要紧,只要中间明白过来就好。
袁春十分欣慰于贾珠的忽然觉醒,虽然觉得这么一来好像显得自己有点儿英雄没有用武之地,但是也觉得,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贾珠说断就断,干净利落。果然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提过这个吴姑娘。但是没想到的是,他有一件事儿没有完全跟袁春坦白,到底还是给日后留下了一个隐患。
这是后话。
且说袁春顺利解决了贾珠的失恋事件之后,荣国府又恢复了往日的快乐祥和。
风平浪静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八月份。
贾母的大寿又近在眼前,这倒是个可以放松玩耍的好机会。
贾珠的伤休养了大半个月,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加上他“认罪悔悟”的态度十分端正,贾政便就也顺水推舟地原谅了他。
大家一切照旧,父慈子孝、团聚一堂,共享天伦,实在是非常和谐美好。
贾母尤其高兴。
一来这是她的大寿,有这么多子子孙孙齐聚一堂给她贺寿,这本身就是一种人生赢家的待遇。
二来这一年,她又添了一个嫡孙。还是衔玉而诞、拥有神迹的孙子。
虽然说孙女元春交代此事不宜声张,但是好事儿就是好事儿。带着吉兆出生,总比带着凶兆出生的好。
三来,她亲自教养的嫡孙女元春,得了宫里头圣人们的青眼。不但逃过了小选,进宫当差之后,还结了善缘,愈发成熟稳重,为自己和贾家都博得了个好前途,实在令她欣慰。
再有就是她最心爱的长孙贾珠,已经通过了童子试,成为了秀才,那更是天降之喜。
更加不要说,她最心爱的女儿贾敏,成亲多年,终于怀上了第一胎,这可是什么都比不上的,天大的好事儿。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数出来都是好事儿。就算中间有些珠儿挨打、元儿许嫁地位不显的皇子这些小插曲儿,那也是无关痛痒的。
她的嫡孙、嫡孙女,那都是人中龙凤,不论如何,都错不了。怎么说话做事儿,最后都是对的。
这不就结了么。
六十五岁的贾老太太表示,她这一辈子,值了。
这人心情一好,就容易想要“锦上添花”、“喜上加喜”。
这一次贾母的寿宴照旧还是摆足了七天。
开始几天都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都是些寻常套路。后来的几天搞得有些疲倦了,就开始听戏闲聊,搞些花样玩法儿。富贵人家的老太太、太太们,本来就见多识广,怎么高大上、怎么有逼格怎么来,总之不能冷清了。
这一晚贾母因不想听戏,加上天气暑热难耐,就让人收拾了水上的亭子,摆了几桌瓜果茶水,熏上艾草香茅,吹着水面儿上过来的习习夜风,扇着芭蕉扇,听着远远的笛子声闲聊。
说了一通“笛子要隔着水听才好”的著名观点之后,贾母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件事儿。
她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