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作使他感到满足。
他的生活是极为离奇的:看完清早出版的报纸或者从广播上听完头天国会里关于《租借法案》的激烈辩论之后,早晨就来到旧海军部大楼几间处在远僻一角的单调的小办公室里,坐下来跟英国人开始另一天关于全球作战计划的工作。几个知道“对话”内情的高级官员竟能一点不动声色地掩盖一切,这给帕格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对这样一个需要长官如此弄虚作假、需要用种种甜言蜜语哄骗立法者采取明智行动的政府,他感到困惑不解。有一回这些计划人员经过一天的繁忙工作疲乏不堪,只穿着衬衫围着收音机坐下来听马歇尔将军向参仪院的一个委员会作证。他们听到这位陆军参谋
长(他那冷若冰霜的耿直不阿曾使亨利联想到乔治?华盛顿)向参议员们保证美国并无参战的意向,目前也没有大规模扩军的必要。当时计划人员正以美国军队到一九四三年扩充到五百万人为基础讨论着一个分配方案——这一方案马歇尔是完全知道的。
“我弄不明白,”帕格对勃纳—沃克说,“也许只有在一点上你能替民主辩护,那就是其他形式的政府甚至更坏。”
“坏在哪里?”这是那位空军准将尖刻的回答。“如果其他形式的政府更能赢得战争,旁的优点就都不算数啦。”
勃纳—沃克已经充分地掌握了“登陆艇”这个问题,帕格同他合作得很好。在计划人员中间,已精心制造出一个关于亨利上校的女友“艾尔西”的笑话在传播,这个笑话其实只是在“登陆艇”这个词上做文字游戏①。他不断地强调在一切战场上,登陆艇对作战都起着制约作用。帕格在制定作战公式时,曾把越海登陆部队的行动统统按登陆艇的型号和数量来计算,从而给许多意图宏伟、貌似可行的计划泼了冷水。往往有人会说:“帕格的女友艾尔西又在作怪啦。”他坚持把住这一关,勃纳—沃克总是支持他。
①原文“登陆艇”的缩写“lc”与女性名字“艾尔西”(elsie)同音。
亨利轻易遇不到帕米拉?塔茨伯利。她是作为这位空军准将的打字员兼助手到美国来的,被塞在英国采购团的一间办公室里,显然累得要命,脸上总是憔悴不堪。他第一次见到帕米拉,通身都有一种惊喜交集的感觉。当时她站在勃纳—沃克身旁,用炽热的眼光望着他。她没写信告诉他说要来。他们只约会喝过一次酒。帕格在信里不厌其详地谈到他和台德?伽拉德见面的经过。他觉得她年轻极了。他参加那次轰炸任务之后曾对这个姑娘迷恋了一阵,这会儿在华盛顿熙熙攘攘的维拉德酒吧间回想起来,仿佛是个遥远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插曲。可是,和她相处的那一个小时,他感到温暖而愉快。自那以后,每逢见到了她,就是他可喜的一天。他只凭偶然机会跟她相遇,没给她打电话,也没要求再度跟她见面。她虽然见到他时总显得很高兴,但也没采取行动使他们见面的次数更多一些。
就象一个大学青年渴望着成名、一个流亡者渴望着回到故乡一样,这位四十九岁的海军上校有时也冥想着跟这个年轻的英国女人搞一次恋爱将是什么滋味。然而这仅仅是他的幻想而已。按照他的方式,他对他的妻子依旧是忠实的。他
回来的时候,罗达带着一种扑朔迷离的复杂心情迎接丈夫——一下子显得恩爱备至,甚至情欲大发,一下子又陷入深沉的忧郁、冷漠,大发脾气,抱怨不该从纽约搬到华盛顿来。最后她稳定在一种低温的、不即不离的状态,成天为“援英募集运动”和她以前的那个音乐委员会奔忙着,时而以这样
那样的理由去趟纽约。有时她漫不经心地提到巴穆?柯比——如今是“援英募集运动”的主席之一。罗达完全象往常一样跟帕格一道进教堂,唱圣诗,传递关于海军妻子不安于室的流言蜚语。当帕格没能得到一个海上指挥职务而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