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玉座珠帘(5-2)
蔡寿祺参他,不能不降旨;惇亲王现在上折子,也不能不交议,可见,上头並无成见,一切总以国事为重。朝廷用人,一秉大公,从谏如流,亦所不吝;如果你们一定要说,国家非恭王不可,你们跟外廷各衙门去商量,联名写个折子上来,让恭王再回军机,我准了你们的好了。天意既回,该如何仰承上指?请大家定个章程。”

    话还未完,吴廷栋站起来说,“这话完全不符。”

    文祥述旨,已令人不免迷惑,听得吴廷栋这一驳,越发有石破天惊之感!他怎么可以如此说?照他的话,岂非文祥矫诏,那有这么大胆?真太不可思议了!

    而文祥却比较持重,虽觉吴廷栋的话和语气,武断无礼,但仍旧平静地问:“何以见得?”

    “刚才两宫皇太后召见,面奉懿旨,全无请恭王复回军机的话。”

    “那么,上头是怎么说的呢?”

    “说恭王必不可复用。”

    “那太离奇了!”李棠阶皱着眉说,“不至于出尔反尔吧?”

    “此何等大事,敢有妄言?”

    “不错!”倭仁也说,“面奉懿旨,恭王不可复用。”

    以倭仁的年高德劭,而且道学家最重视的是“不欺”,自无妄言之理。照此看来,莫非文祥在假传圣旨?

    正当大家越来越迷糊,也越来越着急的那片刻,李棠阶说话了:“昨日军机承旨,面聆纶音,确如文尚书所说。”

    “那不是天下第一奇事?”惇王看着倭仁和吴廷栋,大声说道:“上头说了今天的话,就不能说昨天的那个话,说了昨天的那个话,就决不能说今天这个话。艮老,别是你听错了吧?”

    “王爷!”倭仁板着脸回答:“老夫虽耄,两耳尚聪。”

    “我们三个人也没有听错。”

    文祥接着李棠阶话,补了一句:“昨天押班的八王爷可以作证。”

    “巧了!”吴廷栋说,“今天也是八王爷押班。”

    “那好,好,你们不用吵了!找老八来问。”惇王大声吩咐:“看,钟王在那儿,快把他找来。”

    内阁的苏拉分头去觅钟王,这等待的当儿,大家交头接耳地小声谈着,虽听不清说些什么,但脸上十九浮现着好奇的神色,好象赌场里有豪客孤注一掷,大家都迫切希望要看那一宝开出来的是什么?

    “宝官”钟郡王找到了,这两天他奉旨带领引见,算是第一次当正式差使,打扮得一身簇新,宝石顶、团龙褂,极长的一支双眼花翎,在日影中闪着金蓝色的光芒,衬着他那张皮色白净,微带稚气的脸,益显得高贵华丽。等走进内阁大堂,抬头望一望,立刻放下马蹄袖,向他五哥惇王请了个安。

    “老八!”惇王问道,“昨儿个军机‘叫起’,是你押班?”

    “是。”

    “今儿呢?”

    “也是。”

    “好吧!”惇王挥一挥手说,“你们问他。”

    于是文祥和吴廷栋,又把所奉的懿旨说了一遍,要钟王证明,确有其事。

    “你们不错!”他看着吴廷栋这方面说了一句,转脸看着文祥又说:“你们也不错。慈禧皇太后昨天和今天,是这么说的!”

    这一下,满堂惊愕,议论纷纷,好久都静不下来。大家都在研究同样的一个疑问:慈禧太后何以自相矛盾?到底她的真意何在?

    文祥一看这情形,知道大事坏了。内中的变化曲折,尚未深知,去打听明白,设法化解,都得要相当时间,此事宜缓不宜急,所以提议到三月十四再议。倭仁和吴廷栋原想早早作一了断,无奈站在恭王和文祥这面前人多,齐声附和,只好算了。

    事情看来要成僵局,政务也有停顿的模样,军机三枢臣苦闷不堪,每日在直庐徘徊,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慈禧全传简介 >慈禧全传目录 > 玉座珠帘(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