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清宫外史下(9-2)
父长善,彼此不免伤感。长善在京里闲居了好几年,不久以前放了杭州将军,一到任就病倒,终于不治。噩耗到京,正在大婚前夕,也就是惇王病危的时候。好人不寿,而在“花衣期内”,不能大办丧事,更使瑾珍和荣寿公主都为她们的伯父感到委屈。

    由长善谈到他在广州将军任内所延揽的名士,荣寿公主问道:“听说有个姓文的,教你们姊妹念过书,有这话没有?”

    “是!”瑾嫔答道:“就是最近的事。”

    ‘喔,这姓文的叫什么?是翰林吗?”

    “不是,文老师是举人。他叫文廷式,江西人。”

    “教你们念些什么?”

    “教《史记》,也教诗。”

    “那你们会做诗罗!”荣寿公主问道:“总有窗稿吧,拿来我看看。”

    “我那里会做诗?平仄都还弄不清楚。”瑾嫔向她妹妹说,“把你的稿子拿出来,请大公主看看吧!”

    “丑死了!见不得人。”珍嫔笑道,“等我学好了,再请大公主指点。”

    荣寿公主于文墨上头,本来也就有限,要看她们姊妹的诗稿,无非好玩而已。既然都不肯出手,亦就不必强求。闲谈了一会,告辞而去,临走的时候,再一次谆谆叮嘱,有事尽管找她,不必见外。

    ※ ※ ※

    等荣寿公主一走,两姊妹的心情又坏了,说不出是寂寥、抑郁、萧瑟,还是烦闷?

    “咱们倒是该干些什么呢?”

    瑾嫔无法回答她妹妹的话,因为她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身分?这天是谁的好日子?

    “咱们就这么坐着?”珍嫔问道,“可等什么呢?”

    是等着觐见皇太后吗?不是!连皇后都要到二月初二才能初觐慈宁宫。不知道是谁定下的规矩?大婚竟不似民间娶儿媳,入门先拜翁姑,要隔六天,皇后才见得着“婆婆”。位居西宫的妃嫔,自然更落在后面。

    是等着皇帝临幸吗?只怕也不是。第一天当然得让皇后。

    然则终身大事有着落的第一天,没有一个女孩子不重视的“洞房花烛”之夜,就这么糊糊涂涂地过去?瑾嫔叹口无声的气,起身回自己屋里去了。

    珍嫔却没有她姐姐想得那么多,她只觉得拘束得慌。无处可走,无事可做,而且无人可谈,坐立不安而又不能不装出庄重的神态,端端正正坐在那里。这样下去,不要逼得人发疯吗?

    不行!她对自己说,非得想法子排遣不可。至少也可以找人来问问话。这样一想,便向侍立在窗外的宫女,含着笑招一招手。

    进来了两个宫女,双双请安,站起来垂手肃立,等她问话。

    “你叫什么名字?”她问年长的那个。

    “奴才叫珍儿。”

    “你呢?”

    “奴才叫福三。”年幼的宫女回答。

    “你们在宫里几年了?”

    “奴才进宫六年。”珍儿指着福三,“她是去年才挑进来的。”

    “在宫里六年,懂得的事很多了。”珍嫔问道:“你们也常见皇上不?”

    “不!”珍儿答说,“不传,不准到万岁爷跟前。”

    “你本来就在翊坤宫?”

    “不是。奴才本来在如意馆,这一次特地挑进来伺候主子。”珍儿接着请个安,“奴才手脚笨,嘴也笨,求主子包涵。”

    “你别客气。”珍嫔高兴些了,“宫里的规矩,我不大懂,你们得教给我才好。”

    就在这时候,珍嫔发觉院子里人影杂乱,奔走匆匆,仿佛有所警戒似的,心中一动,以为皇帝驾临,顿时一颗心往上一提,有些忸怩得不自在了。

    她只猜对了一半,是有人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慈禧全传简介 >慈禧全传目录 > 清宫外史下(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