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杨司令双喜临门
出来参加抗日队伍的,从今天开始,你们两个就在一起,一定要确保杨司令的孩子安全生产。”
几天后,日军的“扫荡”开始了,董部长给赵志珍和陈医生准备了两匹骡子,让她们跟着部队转移。在战火硝烟中,赵志珍颠簸跋涉了近十天,来到完县白沙村。
这天黄昏,赵志珍突然肚子疼了起来,差点儿从牲口背上栽下来。陈医生一看说,羊水破了,赶紧把赵志珍扶下来,准备找房子烧水接生。正在这时,警卫员跑来报告:“鬼子追过来了,立即转移!”
陈医生说:“小赵,没有办法,孩子不能生在这里,咱们赶快走!”
赵志珍忍着剧痛,在陈医生的搀扶下爬上牲口,一口气跑了几里路才停下来。
这时的赵志珍实在是难以坚持了。陈医生急得满头大汗——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怎么接生啊!
不一会儿,民兵来报告说,扫荡的日军走了,他们又急急忙忙回到白沙村。
一盏小油灯下,陈医生尽自己所能为赵志珍接生。没有想到是难产,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孩子还生不下来。赵志珍已经无力再呻吟。再拖下去,大人的生命也危险了!她一横心,硬是把孩子拉到了世上!而赵志珍却大叫一声昏了过去。
天还没有亮,有消息说日军要杀“回马枪”,部队必须立即转移。陈医生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乡亲们听说赵志珍怀里抱的是杨司令的女儿,便不顾自己的安危,卸下一块门板,抬起赵志珍娘儿俩就拼命跑。他们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跑了十多天,经完县、唐县、曲阳、涞源、易县,翻越了百花山、神仙山、花塔北山等几座大山。每次爬山的时候,抬担架的同志怕赵志珍掉下来,只好用绳子把赵志珍捆在门板上。
转移途中,日军飞机还不时来轰炸。一天下午,正在转移的队伍被日军飞机发现了。眼看着敌机俯冲下来,已经来不及隐藏,乡亲们把门板一放,卧倒在赵志珍和孩子的周围,用身体来为这母女俩遮挡弹片。在爆炸声中,董部长从滚滚浓烟中跌跌撞撞地跑过来,边跑边喊:“志珍同志!陈大夫!”看到赵志珍母女和陈大夫都没事儿,他才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