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是还有别的事?quot;
她还是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只是轻轻地说道:quot;你睡吧,没什么事。我坐一会儿就睡。quot;
唐鸣重新躺下睡着了。
汤招娣依旧坐在那里,她把身子向后靠去。她的脑子里乱极了。她心里明白,自己是不能和别人说什么的。那不是自己的性格,哪怕就是对唐鸣,也不能那样做。因为他在她的眼睛里也不像以前那么坦白了。尤其是这些年,自从他们彼此都走上了领导岗位之后,就更是如此了。
汤招娣半坐在那里,闭上了眼睛,她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着当年的情景。那已经是太遥远了,可怎么就挥之不去呢?
那是二十几年前的情景,他们是在一次青年干部培训班上认识了。那时候,唐鸣就已经在公安局里工作,而且还是一个小头头。在那个年代,他二十几岁的年龄,就成了当时公安局机关的一个副科长,已经是让人刮目相看。而汤招娣那时只是一个区政府里面的办事员,只是经常有机会在区领导的身边出没。他们虽然分别在不同的机关里工作,彼此也从来就没有见过面,就更不用说是认识了。但他们分别都被各自的机关列为了可以培养的后备干部。也就是那次quot;后备quot;的机会,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而且一直走得很远。
那次见面后,一共也没有学习多长时间,只是半个月的短期培训而已。但是晚上是需要住宿的。一天晚上,他们学习完后,一起走进了食堂,各自打了饭后,都想寻找一个座位坐下来。唐鸣先坐了下来,接着他就看到了汤招娣也朝着他坐的位置走了过来,正在她犹豫着坐在什么地方合适的时候,唐鸣向她示意了一下。她明白了,也就把手里端着的饭菜放在了桌子上。
他们一边吃一边聊着,就是在这次单独接触中,他们彼此之间都知道了对方没有结婚。而那时,汤招娣却有了一个孩子。
不久,他们就陷入了爱河,而那段经历,是让他们难以忘怀的。
她是带着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出嫁的,而他却是那样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她,而且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她带着一起出嫁的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就是他们现在的儿子唐大朋。
在结婚之前的那一段时日里,她向他坦白了那个孩子的真实身份。
他被感动了。
在他看来,那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那是她做知青时的经历。作为知青的她,最初并没有回到她当初下乡之前居住的县城里,而是被分配到了当时她下乡时所在的县城里的一家水泥厂做了一名工人。她一直期望着有机会改变她自己的处境,改变她自己的命运。她一直为此努力着。也就是在她得到了这样的机会行将去省城之前,当年她下乡时的那个房东老大爷跑到了县城里找到了她,而且还抱着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那个老大爷说,那是他儿媳妇生下的孩子,生下这个孩子后,她就因为产后大出血而不行了。而这个孩子,在出生前就已经成了背腹子。老人家当时就已经七十多岁了,根本就没有可能把他抚养成人,于是,就想到了她,想到了她这个当年下乡之初曾经住在他家里的知青。他还觉得她可能会给这个孩子带来好运。就这样,她就收养了这个孩子,而那时,她不仅没有结婚,而且还没有恋爱。
就在汤招娣与唐鸣认识的最初那段时间里,这段催人泪下的故事,不仅让唐鸣接受了这个幼小的生命,而就是这个故事,在唐鸣的眼里,几乎成了她汤招娣道德与情操的标本。
他被感动了,他被感动得哭了。他就是凭借着这种感动,说服了他的家人和亲属。他们幸福地走进了新婚殿堂。
唐鸣对这个捡来的孩子视同已出。对于这一点,她是无法挑剔的。多少年后,他的这种感情还是多少发生了一点儿变化。那是因为,他与她有了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