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借口:廖志国喜欢古巴雪茄,而且一定要正宗的品牌货。前一阵,此物全是通过秘书长江大伟指令驻京办,由徐晓凡派人从大使馆购买,再由江大伟悄悄交给黄一平。现在,徐晓凡既然想踏入廖府,自然就能随便找个理由,简化掉江大伟、黄一平这两个环节,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当然,为求得稳妥,徐晓凡事先和黄一平进行了沟通,万一江大伟知情了怪罪下来,黄一平得出面挡一下。

    雪茄送到廖志国家的时候,徐晓凡顺便带了那幅水墨画,且装着无意发现的样子,说:“想不到,苏大姐也是知名书画家哩!既然这样,那这幅小玩艺儿就送给你了,反正我对书法也不内行。”

    苏婧婧仔细看了半天,徐晓凡知道她是不放心画的真伪,道:“应该是唐伯虎真迹。不过,如果大姐不喜欢这张,以后可以通过参加拍卖会,交换其他自己喜爱的作品。在京城,书画作品拍卖算是家常便饭哩。”

    苏婧婧闻言,这才小心地把唐寅书法收好,又拿出乔维民拿来的那幅《北国秋景图》,说:“不好白拿你一幅画,就以大千先生的国画交换吧,我们这就算是艺术交流了。

    所有进入“鲲鹏馆”筹建班子的人员中,情况最为特殊、复杂者,当数规划局长于海东。而于海东在阳城的沉浮起落,又与冯开岭在阳江的举动不无关联。

    前边说过,廖志国与冯开岭异地对调,皆是因为各自在原工作地遭遇了突发事迹冯开岭在阳城的故事,已经有过充分描述,不再多说。廖志国在阳江的情况,其实也是大同小异,无非也是由于交友、用人不慎,或是权钱、权色交易太过明显,其中最为突出者,当是那个名声不小的“航母城”工程,一方面造就了廖志国在阳江政界的赫赫声望,另一方面也给苏婧婧留下了许多交易空间,最终也是临近政府换届时,被竞争对手告发了。所幸,廖志国得益于其岳父的深厚官场背景,尤其是省委梁副书记的鼎力护佑,轻松逃过一劫,换个地方照样荣升市长。

    可是,廖志国调来阳城之后,心里既不踏实,也不服气。一来,他在阳江任职时间较长,遗留的拖泥带水之事不少,特别是“航母城”工程上的诸多麻烦,尚未来得及理顺。眼下,组织上一纸调令下达,自己突然离开了阳江,还真是有些措手不及。二来哩,对于调到阳城担任市长,廖志国心里还是有些失落。表面看,阳江与阳城同是地级城市,辖区面积、人口数量、资源状况等等大体相当,可是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的不同,两地实力差距却非常明显。前者地处交通便捷之江南,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市,GDP总量、人均产值、居民储蓄等综合指标一直稳居前列。后者偏居江北,无论是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都远远落后于前者。尤其是官场生态方面,阳江更是优于阳城很多,最近一二十年间,阳江党政主官十之七八都提拔到省部级领导岗位,而阳城则只有十之一二获此幸运。因此,同样是因为经济问题,同样是受到对手检举揭发,冯氏能从阳城上位阳江,自己却从阳江沦落阳城,彼此落差非常明显,廖志国对此调动自然就有了某种不平之感。何况,冯开岭与自己年龄、资历、学历等诸多条件相当,日后也算是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当又多了一重提防与戒备。

    此外,冯开岭调到阳江之后,对于那些陈年往事,到底会有怎样的动作,廖志国也是心中没底。一般而言,异地任职官员到了一个新地方,开疆辟土无非两种形式:一是重开锣鼓重唱戏,与前任、前事断然切割,所有旧账一笔勾销。二是踩着前人的肩膀,在前任留下的基础上搞修、补、改、扩。若是遇到第二种类型,往往又有两种可能:要么锦上添花,要么落井下石。时下,由于干部队伍选拔、晋升机制缺陷明显,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的同时,也混杂了凭借马屁、逢迎术上来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式秘书2简介 >中国式秘书2目录 >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