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二十八
总经理送给徐有福一部手机。
情人之间互赠礼物,由荷包、香巾发展到手机,也就几十年工夫,时间并不漫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情人之间互赠的定情物一般是一个笔记本或一块手绢。比如两个下乡插队的知青,女的给男的赠一方小手帕,男的回赠一个笔记本或一支钢笔。当然也有赠一把挽着红绸的锄头或铁锨的。有时锨把上还会刻上一行小字:“祝你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或者“祝你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斗争实践中茁壮成长”;或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胸怀全球,放眼世界”;“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等等。
这些话里,尤其让人感到无趣的是“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如果是一个美国人,还会说“美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呢!茶杯应当对于茶壶有较大的贡献,徐有福应当对于许小娇或吴小娇有较大的贡献。这话和没说有什么两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至少是一种精神;胸怀全球,放眼世界至少是一种境界——当然徐有福若见到总经理,兴许会和她开玩笑,说她是“胸怀保龄球,放眼紫雪市”,再加一句注脚:总经理应当对于徐有福有较大的贡献。
那时还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这话是毛泽东说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现在看来这话也错了,实践已证明,知识青年(特指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没有必要!
当然那时候互赠最多的还是一些笔记本。笔记本上写的话也像锄头和铁锨上写的那样,硬邦邦的。一般都是采用“愿我们在某某中怎样怎样”或“愿我们像某某怎样怎样”这样的句式,比如:“愿我们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比翼齐飞”;“愿我们在共同的劳动和生产中缔结革命的战斗友谊”;“愿我们的爱情像松柏树一样万古长青”;“愿我们的爱情像江河水一样奔流不息”。等等。最带点诗情画意的赠言,也就是王勃的那句诗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由王勃发展到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已是十分情浓的时候了,也许已开始张罗着结婚。
有一个笑话这样讲,那时有一个女孩子,同时收到两个男孩子的笔记本。一个上面写的是:“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另一个上面写的是:“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这个女孩子权衡再三,觉得后一个“革命意志”更坚决一些,于是便将第一个的笔记本退回去,与第二个做起了“比翼鸟”。
也就二十多年时间,笔记本变作了手机。
总经理赠给徐有福的,是一部十分时尚的手机。彩色屏幕一打开,跃动着各种美丽的图案,就像一些花枝招展的女孩子振翅飞入你的怀抱一样。总经理还手把手教会了徐有福使用这种新款手机的各种功能:发短信、接收短信、转移短信。她甚至将徐有福的手机调出多种声音,并把自己打来的电话专门设置了一个独特的声音,总经理将那个十分动听的声音连放两遍,对徐有福说:“你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是我打来的。”
总经理给他调声音时,俩人正躺在干净松软的被窝里。总经理一条肥美的大腿像刮去鳞片的桂鱼一般缠绕在徐有福身上。
徐有福与总经理早已撇开“中介人”田小兰。就像两个商人,在一次贸易洽谈会上相识,并在礼仪小姐导引下签了合同,俩人站起来笑着握手后,礼仪小姐便没有什么用了。
总经理和徐有福一周做一次爱。当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