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力挽狂澜
;
quot;以后再说吧!今天说这话似乎有些不合时宜。quot;汪登生叹了口气说。
管也平看看表说:quot;我不喜欢人与人之间总是板着脸,张口闭口大道理,谈话需要谈心,那才能心心相印,才有真诚。说说你的身世,我真想听听。quot;
汪登生掐灭了香烟,打开回忆的闸门,接着他哽咽起来。
1961年冬,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中的老百姓,因饥饿而丧生的人随处可见。家住苏、皖、鲁交界处马良集的农民管保荣70岁的老母连饿带冻,离开了人世。眼看一家四口无一粒粮为生。大儿子小来7岁,小儿小冬不到4岁。一个彪形大汉的管保荣瘦得像一个竹竿,看着两个孩子饿得直哭,心如刀绞!他冒着严寒,连续在外奔波三天,最后倒在大风雪中冻死了。全家人抱着嘴流黄水的管保荣,哭得死去活来。妻子殷氏连埋葬丈夫的能力也没有,乡亲们七手八脚地弄了张芦席帮忙把管保荣埋了。殷氏再也不能待在家等死了,于是带着两个儿子投奔远在浙江的哥哥。
他们娘儿仨冒着凛冽的寒风,在冰天雪地里一路挨冻受饿。也记不清走了多少天,这天傍晚漫天大雪越下越大,殷氏带着两个孩子,只好在一个破庙里住下来。母亲搂着两个孩子,忍着腹中饥饿,相依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殷氏对两个孩子说:quot;小来,你带着弟弟在这里别走,妈妈去找点东西给你们吃。quot;
小来点点头,可当殷氏要走时,小冬哭着抱住妈妈的腿要跟着去。殷氏在小冬屁股上打了一下,孩子大哭起来,殷氏心疼地搂着孩子。她不忍心打这个不到4岁的孩子,孩子从昨天饿到今早。她伤心地流着泪,知道孩子饿得难受,想吃东西啊!于是她搂着小冬对小来说:quot;来子,你大了,听妈话,妈弄到吃的就送回来,记住,千万别乱跑!quot;
就这样殷氏带着小冬出了破庙。可是这年头,谁家有吃的东西给别人。殷氏带着不满4岁的小儿子挨家挨户地讨乞,偶尔能要到点野菜汤给小冬喝两口。直到过了晌午,连小冬也没吃饱!可殷氏心急如焚,她还有另一个孩子在那里等着她呀!到了下午,眼看太阳西沉,好不容易留下大半碗稀菜汤。她焦急地踏进破庙的门,有气无力地喊道:quot;小来,小来……quot;可是没有孩子的答应,她睁大眼睛看着这个空荡荡的破庙,哪里还有孩子!她跑到外面,茫茫的原野一片白。她慌了,像掉了魂似的放声大喊:quot;小来,小来……quot;呼啸的寒风吞没了她的声音。她失魂落魄地牵着小冬,像发了疯似的到处问人,可是却不见孩子的踪影。她一路哭一路找,可是在这荒凉的大地上,在这茫茫无边的雪地里,哪里有她的孩子!她带着小冬,怀着种种希望和等待。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从黎明盼到黑夜,从冬天盼到夏日。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他们母子失散了,兄弟分离了。她千百次在想着、盼着,哪一天儿子会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
那天早晨殷氏带着小冬走后,7岁的小来睁大双眼,等待妈妈带着吃的东西归来。他饿着肚子,等啊等啊。多少次,他跑到破庙外面,哭喊着叫妈妈。没有等到妈妈和弟弟,又回到破庙里,又饿又冷的孩子吓得无处去。直到晌午,他以为妈妈不要他了。一个人踏着大雪,毫无目的地乱跑乱走着。在村头的一堆草旁,饿昏了的孩子倒在雪地里。天色渐渐黑了,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发现了孩子,急忙抱起来,试试孩子的嘴,孩子还有微弱的呼吸。他对着周围放开喉咙大声吼叫着:quot;谁家的孩子,谁家的孩子……quot;
冬天的傍晚,大雪纷飞,寒风呼啸。除此之外,到处是死一般的寂静。这个中年男子抱着孩子大步奔回家,将孩子盖在被子里,给孩子喂水。孩子醒来后,面对眼前两个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