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烨烨震电
说了,一个是几千年前就有的古诗,一个是三百年前留下的秘密,不可能那么匹配,真要是完全匹配,也太耸人听闻了吧?整得就像几千年前的诗特意是给努尔哈赤准备的似的。备不住人骨图上的三个地方,对应的就是诗中的三句话呢,你脑袋转个弯行不行?和你配合,就没有过默契……”
我说着说着,就发现柳叶瞪大了眼睛一直在盯着我,弄得我也一时之间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结巴了两句后也就不再往下说了。
再一回想刚在我自己说的话,心里就是一惊,难不成真让我给蒙对了?人骨图上的三个地方暗合诗中的三句话?这里就是“烨烨震电,不宁不令”,可能另一个地方就是“百川沸腾,山冢萃崩”,最后的地方就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不过这也太玄了吧?
但是到了现在,我们也没有什么是不敢相信的了,自从无意中找到“向邑”所指的偏脸古城,我们就再也不敢低估这件事了,也不敢低估古人的智慧了,或许世上真的是没有什么不可能,仅仅以自己的阅历去评断一件事情,似乎也真有些盲人摸象,夜郎自大了。
我们讨论了好一阵,越来越觉得这种可能比较靠谱。先不说人骨图中另外两处是不是与诗中另两句分别一一对应,单单就说这里,的确与诗中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十分吻合。
只是这两句话除了形容电闪雷鸣之外也想不到更多的含义了。
大牙手里无聊的玩着根树棍,在手指间转来转去,眼睛也不瞅我,不经意的问我道:“来亮,你说的里的那些话和柳叶说的那些诗句,我感觉有些差不多,会不会是真正的谜底不是诗中的这两句话,而是上的那一卦呢?”
里的一些诗篇比可能要早一些,但是成书年代,则比要早些,在当时的那个时期,这种典籍并不多,相互借鉴倒也是有可能的。
仔细的一琢磨“烨烨震电,不宁不令”与“震来虩虩,震惊百里”还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简直是同出一辄。大牙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无稽之谈,我和柳叶很赞同,觉得靠谱,毕竟在我们追查这件事的过程中,已经多次的涉及到了五行阴阳,八卦,而诗中此节暗指卦象也是大有可能。
大牙见他的见解得到了我们的认同,不住的撇嘴,开始一阵自夸,什么材高知深之人,方圆可施之士,好听的词自己给自己安了一遍,听他自吹自擂之后,俨然那就是国士无双,超类绝伦的旷世奇材。
对于里震卦的卦辞,我先给他们讲了讲,其实里的每一卦都是在描写事物发展的进程,而卦分六爻,所以把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就分为六个阶段。
这卦的第二爻的卦辞为: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这些语句仅凭口述耳听很难了解其中的含义,我只好尽可能的通俗易懂的翻译给他们听。其实这一爻讲的就是在惊雷震动时会遇到危险,要攀登到高高的九陵上去躲避,先不急着找寻丢下的金钱,等到七天后自然会失而复得。
“钱?九陵?”柳叶和大牙有些想不明白,不知道这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上的卦辞都很简浅明了的,但是背后所要阐述的都是一些哲学道理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大多是借代,并不是以事论事,而都是另有所指。而在卦中,金钱其实也是一种意向,应该是指很重要的东西,而“九陵”则是指周边最高的地方。
听我解释完后,大牙和柳叶都不由自主的开始抬头向四外张望,寻找这里最高的地方在哪里。我也抬头踅摸起来,看来看去,才发现这里最高的地方竟然是我们白天刚刚爬过的那个山头。
我们瞅着刚刚才从上面下来的山头,都直咧嘴,早知道这样就不下来了,现在还得再爬回去。
不过我们在上面也停留过一阵,倒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