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玄奘阁
一避火势。
因为大火剧烈燃烧,氧气瞬间就消耗了不少,我们都上气不接下气的,但还没到窒息的地步,只是觉得怎么呼吸都不顺畅。等我们走近了这幢假山一样的建筑物,发现假上山有三个字:玄奘阁。这三个字不是粟特文,而是汉字的楷书字体。
秦代定小篆为正式字体,但小篆书写麻烦,所以秦汉时代官吏主要写隶书,到唐代楷书是正式字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是行书比较多。实际上行书起源很早,王羲之的《兰亭序》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所以,何凯教授认为这座玄奘阁是唐朝时期所建,只是这里是火焰山地区,怎么会有唐朝的建筑,而且还是在地下。但我当时觉得搞学术的人太过麻烦,玄奘二字摆明了这是唐朝时期之物,难道还能是其他朝代的?
“这阁楼和玄奘有关?”卢成教授不可思议道。
“进去看看。”何凯教授非常激动,说,“玄奘的确到过高昌古国,说不定这里有什么秘密。”
唐代高昌王国的居民信仰佛教,曾有一段历史佳话。公元629年,也就是贞观三年,唐高僧玄奘西行求经途中,曾在高昌讲经说法,与高昌王麴文泰拜为兄弟。当时,麴文泰用隆重的方式迎接了玄奘,但是当玄奘住了一段时间后,他要求继续西行。麴文泰坚持挽留,请他在高昌奉佛,甚至用如不留高昌就把玄奘送回唐朝相威胁。后来,玄奘绝食明志,绝食到了第四天,麴文泰才同意他继续西行。但麴文泰希望临行前能在高昌继续讲经一个月,从印度回来后在高昌住三年,玄奘答应了这些条件。
在这里,我纠正一个历史事件,那就是玄奘西行,其实并未获得唐太宗的批准和支持。很多人都对中唐太宗与御弟唐僧长安饯别的情景记忆犹新,但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元年玄奘就陈表唐太宗请求允许西行取经,但当时却未获太宗批准。然而此时玄奘决心已定,于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最终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完成了历史壮举。因此,当时麴文泰才以遣返玄奘为要挟。
虽然,历史记载了麴文泰是想让玄奘留下来讲经,但是当时我看到这座玄奘阁的时候,心里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