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

    “不会了。我再也不相信别人了……我家经济条件不好,救了她,都要倾家荡产了……”

    然而,这一切依旧没有终结。这份判决书带来的社会效应正在向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连日来,C市先后出现两起老人倒地无人救助的悲剧。其中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公园散步时,突然因心脏病发而昏厥。围观群众多达上百人,无一人上前伸出援手,也无人拨打急救电话。老人在冰冷的地面上躺了足足四个小时后,慢慢地死去。围观群众受访时,直言不讳地说了之所以选择漠视,是怕遭到讹诈。

    “不帮他,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帮了他,法律对不起我!”一位受访的中年男子如是说。

    这份判决书,彻底摧毁了民众对他人仅存的一点善意。

    看完全部资料,方木反而沉默下来。杨学武抱着肩膀等了一会儿,见他不开口,忍不住问道:“你觉得是他么?”

    方木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我有个疑问。”杨学武指指显示器,一脸无辜的胡老太面对镜头摊开双手,似乎在辩解着什么,“你不觉得这老太太更可恨么,为什么凶手不选择她?”

    方木摇摇头:“事情发展到现在,情况依旧起了变化。当前公众的焦点在那个判决书上,而不是讹人的老太太。”

    不管怎样,被救者发咬一口毕竟只是个案。然而,当代表司法权威的判决书默许了这种讹诈,其负面社会效应就远远超过了讹诈案本身。试想,如果法律都不能匡扶正义,那民众还能指望什么?

    此外,从方木对凶手的心理分析来看,他是“不屑于”将妇女和老女当做杀害目标的。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妇和一个代表公权力的法官,显然杀害后者更能满足他的心理需要,也能显示出他超常的犯罪能力。而且,凶手在网上公开投票帖,也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方木的预测。即,他将不断提高犯罪的公开性和手段的精妙性,进一步扩大犯罪的影响力。他变得越来越狡猾、强大,在他的内心,自我认可和评价的程度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

    比如,他将自己命名为“城市之光”。

    城市之光,这部给卓别林带来巨大声誉的电影,在凶手看来,显然有其他的含义。也许在他的想象中,已经把自己当做一缕强光。它刺破笼罩在城市上空的层层阴霾,直抵每一个渴求公平的人的内心深处。

    杀戮,即惩罚,即正义。

    “你们来看。”正在全神贯注盯着电脑屏幕的小毛突然开口,“妈的这投票帖传播的太快了。”

    方木和杨学武同时扑到电脑前:“什么?”

    小毛半是无奈半是恼怒地说道:“我们想到的,市民也想到了。”

    在线论坛的首页上,除了那个依旧显眼的投票帖之外,还有几个网友发表的帖子。从内容上来看,已经有网民怀疑这个“城市之光”就是前段时间连杀三名“恶人”的凶手。这些网帖都得到大量点击和回复,甚至不乏赞美、鼓励之词。

    方木当即建议,请示上级领导,通知“C市信息港”网站的相关负责人删除投票帖。以来可以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防止煽动民众的暴戾情绪;二来,方木认为“城市之光”的意图是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如果一个网帖仅仅存在了十几个小时就被删除,肯定不会满足他的心理需要。他一定会再找机会上网发帖。使用的电子设备越频繁地接入互联网,被网监部门锁定的机会就越多。

    一个小时后,投票帖被删除。针对“城市之光”的评论贴及回复也被删除。小毛问方木要不要把“城市之光”的ID注销方木想了想,摇头说不。

    这是一招险棋,因为警方仅仅删除网站,却保留ID的话,引蛇出洞的意图就十分明显了。现有证据显示,这个“城市之光”是个当晚刚刚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心理罪:城市之光简介 >心理罪:城市之光目录 > 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