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老狐狸与小狐狸
手段凌厉,原本抱团一起的大功将校,为了防止意外,关系更加的亲密。以致于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甚至不惜包庇纵容,相互袒护,成为军中毒瘤。”他的正是杨楚客、康海源、李昌、马卫、赵成恩等人。

    唐朝十年未经历战事,近乎二十年,没有调动中央将军外出征战。满朝的大将军、将军大多都是没有经过真正考验的菜鸟。

    而这短短的十年间,唐朝经历过过三次政变:分别是神龙政变、唐隆政变以及先政变。每一次政变都意味着权力的更变,意味着人员的清洗。许多无能之辈,因为所在的位子特殊,从而得到晋升。现今朝堂上的五十几位将军,半数都是因为政变功劳提上来的。

    他们没有作战经验,有的是从龙之功,他们尸位素餐,毫不为过。因为身怀从龙之功,彼此关系密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是遇上姚崇这样喜欢拿从龙功臣动手的宰相,更是让他们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抱团取暖,形成了一撮不可忽视的力量。

    坐看胜负的马清,就是这个集团中的一人。

    要对付马清,揪出他的幕后之人,先就要撼动这些抱团取暖的将军团体。

    裴旻因王海宾的惨死,下了决心:既然他们无视马清、孟林触犯那不可饶恕的罪,意图包庇,为他们洗脱罪名。干出这种完全没有道德底线的事情,那么他们一个也别想脱身。

    姚崇依旧神色不改的道:“前线到底生了什么事?”

    裴旻自不隐瞒,将王海宾之事,告诉了他。

    姚崇听王海宾这样的大将英雄竟然如此死于宵之手,眼眸中也闪过一丝温怒,淡淡的看着裴旻,心中迟疑不定。

    裴旻笑道:“跳梁丑,自然不在姚相眼中。姚相作为大唐相,地位高高在上,想来唯一能够让你头疼的,只有我裴旻一人了!”

    姚崇眼中瞳孔微微一缩,面上毫无异样,心底却起了滔巨浪,心道:“这狐狸竟然看穿了老夫的心事!”随着刘幽求、张、魏知古这些人,一个个的让他拉下马,他心底最忌惮的只有裴旻一人。

    裴旻的地位远不及刘幽求、张、魏知古这些老臣,但是他所在的职位特殊……御史台,能够监察百官的御史台。

    这百官,自然包括姚崇这个宰相!

    裴旻深得李隆基器重,身怀从龙之功,又执掌御史台,干了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近日又在吐蕃入侵中,立了大功。在政务上还提出了束水冲沙法以及募兵制,军政双全,文武齐备。这年岁之,功勋之巨,古往今来也只有霍去病可以与之相比。

    裴旻如此年轻,已经做到这点,如何让姚崇不忌惮!

    姚崇还想自己再当十几二十年的宰相呢!

    “我们做个交易如何?”裴旻眯眼看着姚崇。

    姚崇依旧是那幅古井不波的模样。

    裴旻叹道:“算了,看来旻与姚相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旻对姚相可以是推心置腹,姚相却拒人千里。好吧,我告辞了。”

    姚崇终于开口挽留道:“中丞这是干什么,这年纪大了,不比你们年轻。事情想的慢一些,应该体谅。中丞大人有事直。”

    裴旻骂了一句“老狐狸”,笑嘻嘻的道:“姚相有所不知,旻最大的心愿不是在治国方面有什么建树,而是效仿汉时霍骠骑,为我大唐开疆扩土。在御史台任职,并非我愿。只是陛下器重,呕心沥血而已。此间事了,我欲向陛下请辞,镇守边疆,为我大唐茂守边关!”

    饶是姚崇城府再深,也给裴旻这话镇住了,这古往今来只有官员求着向京师调的,哪有自请茂边的?

    裴旻见姚崇有些傻眼,心中也有得意:其实这个问题他考虑了很久。这长安他地位太高,根基却又太浅,头重脚轻,遇上大风大浪,迟早遭殃。与其在长安的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盛唐剑圣简介 >盛唐剑圣目录 > 第二十六章 老狐狸与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