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一章 李隆基的致命缺陷
百姓,实在可恨当诛。此事你多费些心,需要什么帮助,尽管与我说来,务必要将王鉷除去,决不能将这大好山河葬送宵挟手”
李林甫颔首表示明白,心底却不大以为然,这历朝历代哪能没有一两个宵小?
这人无完人,即便侯君集这样开疆扩土的大人物,一样恶行累累,真当满朝都是诸葛亮这样的道德标杆?
但是他乐得在裴旻手上表现自己的才华,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份量,掌握更多的权力。
对于权力的追求,李林甫心底是没有止境的。
裴旻自然比不上李林甫想得开,关键就在于李蛮,随着对于李蛮的了解越深,裴旻更进一步的发现李蛮的致命弱点。
李蛮最致命的弱点不是他用人唯亲,盲目信任认可的心腹,而是自控力差。
李蛮无可否是一代明主,论及用人治国个人魄力,即便是整个唐朝的君王也无几人可比。
在裴旻看来仅次于李世民位居第二,较之李治或者强上一些。
李治固然出色,终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而李蛮却是面对武则天重内轻外造成的军事疲软,面对韦后、宗楚客、安乐公主以及武氏余孽乱政留下的烂摊子。
在这种情况下,李蛮短期内解除内忧外患,用姚崇拟定章法,用宋璟整治官吏,用张说强军,另外提拔李祎、王忠嗣、哥舒翰之流打出了盛唐的赫赫威名。
以李蛮前期的功绩,几乎是可以与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刘彻相提并论。
甚至后世有人言,李蛮若是英年早逝,在认识杨玉环之前去世,千古一帝的争议有他一个。
这人无完人,皆有弱点,汉武帝的狂悖,唐太宗好色,但他们能够控制的自己。极少有汉武帝、唐太宗因自身弱点误事的事情。
李蛮却不一样,只要一尝到享乐的滋味就渐渐的控制不自己了。
裴旻非常清楚,便是因为大伯后,刘神威让李蛮不要操劳国事,安心静养。
结果李蛮这一静养,心就收不回来了,对于国事有了懈怠的意思。
只是当时张说、李元纮主政,兼之李蛮处理国政与完了五五开外,倒也没有什么大碍。
现今庙堂出现了王鉷这样的奸佞,万一将李蛮带向了深渊,可就玩蛋大吉了。
这也是裴旻如此重视此事的缘由。
接下来几日,裴旻不断的收到长安的消息,心情愈发沉重。
尤其是看到一则不起眼的消息,李蛮新纳了一个杨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