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八章、典故
    就在大家纷纷议论谢家又要发达兴旺时,偏有人不合时宜地摇摇头:“未必,这雨下得也太蹊跷了些,未必就是照应到谢氏一族身上呐,没看是世子爷和世子妃一跪下这就变了,他们两个一站起来这就就晴了。”

    话的是一个头发胡子都发白的老人,这人是本村的一个村民,据也是一个命硬的,少年失恃失怙,中年丧子丧妻,从那之后便成了一个鳏夫,人也变得有些不正常,神神叨叨的。

    论理,从这样的人嘴里出的话应该是没有多大的反响,谁知一旁站着等着做客祭的朱浵却多心了。

    朱浵的学问不学富五车至少也是满腹经纶的,要不然也不会年少时便挣下这么大的一份名气,因此,他略一寻思便想起了一个典故。

    本朝开国的太祖皇帝是草莽出身,据他父亲出殡时就曾经下了一场大雨,当时也是有人戏言朱氏一族要大富大贵了,可惜那会的太祖皇帝只是一个连温饱都没法解决的混混,故而这话他并没有往心里去,反而是嗤之以鼻。

    来也是怪事,太祖皇帝的孝期还没有过下便开始大乱了,为了混一口饭吃,太祖皇帝也加入了当地聚众起义的农民队伍,从一名最低等的士兵逐渐升为伍长、行长、百户、千户,最后自己成了统帅,打下了这份江山。

    坐上龙椅的太祖皇帝有一日跟朝臣们闲聊,起了这段典故,因此,这段典故也就流传开来了,野史正史都有记载。

    当然了,太祖皇帝的老家对这个传流传得更早更广,甚至都有些神话了,早就被人改编成了话本在当地的茶馆酒肆演绎了。

    想到这些,朱浵脑子闪过好几个念头,略一斟酌,他对身边的随从低语了几句,随从很快就领会了朱浵的意思,故意大声问朱浵:“王爷,那位老人家的意思是这雨不是照应在谢家后人身上,那应该照应在谁的身上?”

    “还能有谁?二哥呗,二哥本来就是亲王世子了,等父王百年之后承继父王的亲王爵位,可不就是大富大贵了?”朱濂不知底里,把话接过去了。

    “三弟,父王还健在,这种话你也的出来?还有,我们赵王府出身的人本就是皇亲贵胄,谁不是大富大贵,还用得着老爷暗示?”朱浵故意训斥了一句。

    “这倒也是,那就不是针对二哥了,兴许是杜家那个新晋的今科进士,就是那个给二嫂看病的人,听他不光学问好,医术也好,这不,已经被钦点成了庶吉士,大富大贵是早晚的事情。”朱濂不以为意地道。

    “那是,要起来这家的四个孙女婿各个都不错的,最的世子爷不用,那就是头一份,谁敢跟他比?那个大孙女婿也不错,今年刚中的进士,如今成了皇上身边的大官;还有那个三女婿,听家里就是当官的,自己也成了官老爷,海宁城知道吗?听就是他守住的;最差的是那个二孙女婿,其实也不错了,家里是个做官的,自己也是一个秀才,不定哪也中举做官了。”村民甲道。

    “所以啊,这四个孙女孙女婿一跪下好好的就下雨了,可不就是照应在四个孙女婿身上,依我看啊,这谢家的风水又要转起来啰。”村民乙。

    “这跟谢家什么关系,这孙女嫁人就是外人啰,娘家顶不济也就是借点光而已。”村民丙。

    “所以啊,我就是照应在世子妃那个弟弟身上,龙生龙凤生凤,这探花郎的女儿做了世子妃,这儿子还能差了?”村民丁道。

    “非也,非也,这雨肯定是照应在世子爷和世子妃头上了,别人也只是跟他借点光而已。”那位老人再次摇了摇头。

    “老神叨,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几时成了算命的了?你倒是好好,世子爷和世子妃还有什么大富大贵?”村民好奇了,有人开始刨根问底了。

    “你听他瞎扯,人家世子爷世子妃的富贵命还用他算?人家呀,生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闺华记简介 >闺华记目录 > 第七百五十八章、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