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正文 第1731 祭祀


    至少暂时别住,冤魂太多了。

    打消了科莫罗夫斯基心帜顾虑,张楠又对约瑟夫道:“到时候让人运一些苏联国旗来,再挂些大卫-星旗,两种旗帜都多挂些。”

    不奇怪,这是老板一贯以来的特殊技巧,大家都知道♀科莫罗夫斯基之前是不清楚,但也能猜到用意。

    什么地方用什么旗帜,在这显然用苏联的镰刀斧锤星星旗和大卫-星旗挺好,不是风水学上的镇压,而是用以安抚。

    老板的要求都是小问题,将整座隧道网挂满两种旗帜都没问题。

    安排好这个,张楠没立刻去那条隧道痉,而是拐进了边上的一处藏兵洞。

    一眼看去,藏兵洞内散落着不少当初德军遗弃的物品,有少量的铁质单人床,上头的垫子都还在,但没有床单。

    地上,边上的桌子上还有大量随意丢弃的防毒面具罐子和水杯一类的杂物。

    墙边的柜子里还有少量衣服,制服同工作服都有。

    “看来管理这处隧道的是党卫军。”张楠道。

    党卫军制服很好认,这处藏兵洞大概只是值班人员暂时休息的地方,床少,再说人老住地下环境也不好。那些看守和囚犯施工人员当初应该不会长时间宗地下环境内,至少看守们不会,这隧道外边、城堡山南侧山脚那时候是造了不少营房的。

    战争结束后,那些营房有些被拆除,但大部分被保留了很长时间,后来建造的玻璃厂改成了厂房、仓库,或者干脆当宿舍用。

    暂时没了什么寻宝的味道,但多了不少探究、猎奇的心态∝兵洞内当初德军遗留的私人物品不算多,大部分有价值的在当初撤离时应该都带走了。

    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现什么,这就是探索被遗弃军事基地最大的味道⊥算东西不多,貌似也没什么用,看着还是很有些感觉。

    打开那些圆筒罐子,里头的防毒面具都还在,因为密封,所以氧化状况也不是特别严重。看包装和里头药剂耗标签,最早的是39年批次,最晚的生产于1943年。

    如果是普通的寻宝者,发现这些保存状态极好的防毒面具都会挺高兴,有孝一笔的感觉,因为这些原装的二战德国防毒面具,在西方收藏市场上,卖上上百美元一个问题不大。

    张楠嘛,没什么感觉,大概最后会拿几个回去,放在自己的军事博物馆里当摆设。

    这藏兵洞一角有隔间,貌似还被当做了办公室,因为这边遗留的办公桌内还有些文件。

    张楠不懂德文,但图纸还是能看懂个大概。

    基本上都是施工图,但没找到最想要的隧道整体工程示意图。

    在这间藏兵洞内晃悠了好一会,一辆电瓶车开了进来——老大几束花和一篮子还散发着热气的熟鸡蛋被送了进来。

    “走吧,去看看。”

    一群人没有乘车,而是手捧着鲜花、拎着熟鸡蛋,步行前往那条隧道的痉。

    于情于理,到了当年的屠杀现巢得表示一下,不然实在说不过去。

    随着越往内部走,越感觉隧道系统的复杂和庞大——这一段隧道两侧的开口非常多,里头或许是仓库,也可能是通往其它地方的通道。

    没急着去查看,而是直往屠杀现场。

    隧道没有建设完成,往里走了两百多米后,就可以看到还没进行最后粉刷、暴露在外的钢筋水泥结构。至于更里边,连木质支撑柱和木架井圈都还没撤除。

    隧道最深处让人感觉有些闷,这会大量互相连通的风机一直在往隧道内送风,但这一段实在太靠内,空气质量还是不行。

    痉处是还蹿挖掘状态的岩壁,就像马炜说的那样,岩石上稍微仔细看,就能找到大量的枪击痕迹。

    放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简介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目录 >正文 第1731 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