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春雨如歌,寸心分付梅驿
见得志木这番言行,台下大多数人都是脸色黯然。
只不过,只顾高兴的少年,却浑没注意到,就在这些神态各异的喜悦人群中,有一人正是脸色铁青……
“哈~有了先前准备,今个除我之外,还有谁能求下雨水来?正好正好,可以多看场戏,看看这多管闲事的臭小子怎样出丑!”
一想到此处,这位原本镇定异常的神怪,竟似乎也有些兴奋紧张起来。
且不提这妖神心中转念;再说那位施出五雷正法的志木道人,在台上等得良久,手中剑都举得臂膀发酸,却仍然见不到有片云飞来。
等到他们走上台站好方位,围观的民众看到后却是一愣,觉着万分惊奇:“咦?怎么这三人中,竟是以那个小女童为主?”
原来,醒言三人上得高台,也不管什么清水罡斗,只按先前约好的法儿,由琼肜站在台前,装模作样念诵咒语;而剩下两人则分立在她身后左右,醒言吹笛,雪宜执个滴水檐,作两个辅翼的灵真。
摆出这样阵势,是因这位四海堂主思忖着,虽然要用神笛吹出“风水引”求雨,但若真个到了求雨之时,冲上台去便来上一段笛曲,则很可能会让不明真相者还以为他们是来卖艺。于是,依着少年心性,一番琢磨之后,醒言便决定让一个人在前面随便念念法咒,他自己则在身后趁机把“风水引”给吹出来,这样也就像模像样。
本来,这念咒之人想让雪宜担当,谁知那个小丫头觉着这事儿好玩,便毛遂自荐,极力缠着哥哥把这事儿承担下。见她用心,又真会些泼水小法术,醒言最后也便答应了她。于是,欢呼雀跃之后,这小女娃儿就在哥哥逼迫下,苦着小脸将一大段冒充求雨经咒的诗文给背下。
因此,现在这高台上,便见一个年方十一二岁的小女娃,正摇晃着小脑袋,清脆的念叨着经文。颠三倒四之余,那小女道童还不时停下来,手儿抵着玉腮,想上一想,然后再继续往下背。只听她这般念道:“……自我天覆,云之油油。甘露时雨,厥壤可游。滋液、滋液……嗯!是滋液渗漉,何生不有!嘻~……还有嘉谷六穗,我穑曷、曷蓄!……非惟雨之,又润泽之;非惟遍之,我泛濩之。万物熙熙,怀而慕思;名山渺渺,望哥哥来……”
这越念越含糊、内容越来越不着调的念咒声,传到台下某人耳中,心中又是一阵大乐,不禁更加急切的想看到那可恶小道士如何出丑。
不管旁人如何轻视,就在小琼肜念诵声中,醒言就着神雪玉笛,开始奏起四渎神女传他的那首布雨仙曲来。于是,初时被小女童塾课诵书般可爱模样吸引去大部分注意力的浈阳县民,过得良久,才发现这头顶天空中,不知何时已回荡起一缕悠然的笛音。
“呣,看来这几个小男女也有些道行,和刚才志木道爷差不多,也用上乐器辅助作法。”
见着这样梦幻般的雪景,那位念兹在兹的彭县公固然张口结舌,而那些活到今天都没见过雪花模样的岭南民众,更是又惊又喜,如痴如呆,似中了魇人的神魔!
与这些心态轻松之人不同,待满含云情雨意的笛曲儿吹起之后,随着曲音婉转,醒言却越来越觉着有些怪异。不知何故,此刻他心中,竟生出一丝荒唐的感觉,似乎自己正像刚才和那个村汉搏打一般,随着每个笛音从神管中飞出,天地间彷佛有一股无名的巨力,在和这些灵音仙声不住的对抗拉扯!似乎,若他力胜,则雨下;若他不济,则滴水也无!
“这就是上天的力量么?”
又过得一阵,正当大多数人仍在翘首期盼之时,却忽见这位一直神完气足的志木道人,突的垂下手中木剑,浑身瞬间都松懈下来,长吐一口气后朝台下一拱手,苦笑道:“请恕贫道无能。此番恐是天意,似非人力可回。”
于是,就在浈阳县内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