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斩奸邪虞美人复辟 交新友李香君对诗
偏长,全不另眼相望。最可恨的是那假李逵学宋江,真豹狼!偷尽“旋风”名号;骗过梁山后代,一逞猖狂!骗得多少好汉,一时风气全丧。现正梁山水泊二、三百里,英雄五十多行,昔时常说梁山剿灭,岂容招安?一旦覆亡,痴心妄想,一枕黄粱。最喜是来了真旋风,胆大眼亮,击毙李鬼,挑明真相,一洗山梁!谁再说招安入殿,一并斩尽杀光,燕白下场。如今战斗方殷,义旗飘扬,尽存豪气,一举沧桑!招兵买马,遍喻四方,万众联合,学那陈胜吴广!只等一声令下,雄赳赳磨拳擦掌。大军西去,浩浩荡荡,杀到天朝,血酒疆场;大闹天宫,斩佛杀皇。看那时,重整天业,扶我民强!
宴罢,洪波道:“如今颠倒国乱已平,李大哥当了梁山寨主,刘大哥、时大哥也已上山,我和小枝志在游历,不能在此久留,只得告辞了!”
那李逵、刘唐、吴为等再三挽留,知留不住,只得将二人送至江边。归行李逵挥泪道:“我梁山当初被宋江叛卖,可惜功业一时表尽,如今后代辈起,更是英雄,我虽愿伴先生东游,但放心梁山不下,身为寨主,实是不忍,如今先生只好和骆妹妹二人同行了,天国沧桑风雨,但愿一路保重为是。”
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与洪波道:“想我梁山好汉虽然死的死,痛的痛,杀的杀,逃的逃,必然还有许多后代豪杰隐居天国;我托萧小姐写;了一封邀书,路上若遇到梁山老将或后代,请将邀书递阅,劝其上山入伙。”
洪波应允,将那邀书藏入怀内,与小枝上船,李璜驾船溯流而上。那李逵、刘唐、时迁,吴为众好汉含泪远望。
昔贤有诗叹曰:
吴越壮别各沛颠,可惜旧话已如烟。
横舒豪气王孙尽,若锈刀枪家血寒。
无路真应归水泊,招安岂有上梁山。
泉台空洒英雄泪,水浒续书请君看。
却说洪波、小枝扬帆远航,船出水浒入了潇江,又经过才子国,才女国、平等国、朱紫国、吹牛国进入秦淮河,来到一个国家,唤作‘书香国’。洪波见这国地势险峻,草木葱翠,书生朗朗,墨香滋溢,知是书香之邦,马上令李璜将船靠岸。那李璜送二人上岸道:“如今已出来一年有余,先生既到书邦,我也不再远送,如今只得告辞回梁山。”洪波、小枝再三恳谢,与他一一作别。
但见岸边读书君子穿梭往来,洪波、小枝走入国内。这书香国与颠倒国、名利国、美人国不同,倒与诗客国、隐士国相仿,那无数楼阁台榭全隐在山里,山风重叠,松柏参天,壮观俊逸,有诗为政:
二人见那山脚有一出口,便沿山径崎岖而上,竟是川蜀道,弯弯曲曲,凉意袭人。小枝不禁想起太白居士的,于是朗声吟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洪波也吟道:“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人见那边有一书院,便往书院而来,到了跟前,只见横书“东林书院”四个字。
小枝道:“洪波,你看这东林书院莫不是明末东林党人办的?”
洪波道:“这东林书院既然在书香国,那顾宪成、高攀龙二位先生也必然在这里,我们进去拜访他们。”
二人进了书院,沿影壁往东,穿过三间静厅,进了月亮门;只见有一座小山,山腰有楼阁,山脚有一汪清池,栽着芙蓉,正是开花时节,艳香扑鼻;池波荡漾,绿苇中白鹅缓游,旁有紫竹野菊辉映,真是:
那边有一木桥,过桥至山脚,隐约听那阁中有微吟之声,二人循声寻去。
那楼阁也有一块题匾,上写“读书楼”三字,两旁各有一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再听那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