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人王
伏羲声如洪钟,语声在空中回响不绝:“这是新晋的圣人?”
如来微微摇头,道:“逃奴而已。”
伏羲微微点头,天下各大势力,都有些不为人知的隐藏高手,这也不稀奇,只是眼见这猴子是圣人的修为,而且几乎不弱于大禹后羿,这可就有些令人惊讶了。
逃奴?
伏羲忽然觉得,面前的如来似乎不像如来了。现在佛如来,即使退了治世之尊的位子,他仍是佛。众生平等,如何冒出“逃奴”二字?
如来此人,向来寂寂无闻。西牛贺洲释教,与世无争,教中领袖,如燃灯、如来、弥勒等人,皆以天下众生苦乐为念,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如来最大的举动,便是在五百万年前自主辞了治世之尊之位,然后孤身一人离开释教,来争小须弥山。
小须弥山之主,本为盘古,但如来既来挑战山主之位,盘古不得不迎。这天地共有十二部洲、二山一岛十五块地界,能做这十五块地界之主的,都不是泛泛之辈。但同时也有一个规矩,你做了这个位置,便要随时准备迎接别人的挑战。
强者为尊,便是这天地的规矩。
十五块地盘,共有十二个主人,只因伏羲一人以人王身份,独占四洲。麒麟、真武、相柳、凤凰,这四人各据一洲,统领兽、鳞、虫、羽四族。
自十五界划分以来,就从来无人动过这四洲的念头,盖因这四洲乃是血脉延续下来的四个族类,即便有人挑战,能打败麒麟、真武等人,又能如何?洲内兽族鳞族绝不会听从一个外人的管辖,反而要与之为敌,所以,挑战这几个人,其实是自讨苦吃一无所得的行为。
而如伏羲,独占四洲,自然有许多人看不惯,但伏羲自出世以来,未尝一败,当年挑战他的人,如后羿、蚩尤等已成了他的属下。再后来,就无人敢自讨苦吃了。
而四大部洲,三清、弥勒、地藏、玄女,那对新晋圣人来说,几乎是不可企及的存在,而老牌圣人,也知道四大部洲根深蒂固,动其一人,这天地只怕都不得安宁。
至于二山一岛,那几乎是超脱尘世的存在,逍遥岛上,莫说从来无人见过老庄出手,单单鲲鹏,便从未有过败绩,哪里有人敢去轻捋虎须?
大小须弥山,同气连枝,小须弥山山主盘古虽稍弱,但要知道,大须弥山主人,乃是盘古授业恩师,有这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存在庇佑,还有人敢去找盘古的麻烦吗?
按常理度,无人敢,但是,如来偏偏就这样做了!
当日一战,观者甚少,甚至连大须弥山主都未到场,令世人颇为不解。此战究竟如何进行,几乎无人知晓,如伏羲、麒麟、三清等人,从头看到尾,回来却缄口不言,因此也引来许多猜测。
但是,大家都知道结果,那便是,如来胜,盘古败!
从此之后,如来为小须弥山之主,而盘古……既败,则为奴。
更令人费解的是,神秘的大须弥山主对此事竟然置若罔闻,他唯一的弟子盘古,丢了小须弥山,沦为如来的奴仆,他都视而不见,而从那之后,再无人见过大须弥山主的踪迹。
于是有人开始猜测,大须弥山主是怕了,他害怕自己也敌不过如来。于是,如来一战成名,被世人拥为最有可能是真圣的三人之一。
伏羲看了悟空一眼,问如来道:“圣人?为奴?”
如来只答了两个字:“不错!”
伏羲半信半疑,当年如来和盘古一战,他是亲临现场的,必须承认,如来的修为的确胜过盘古太多,这一战,胜得正大光明。
但是,如来在释教已是超然的存在,是什么让他放弃西牛贺洲大好基业,冒着不惜得罪大须弥山主的风险,将目标放在小须弥山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