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沼泽地与湖泊地带
也比你们的桨柄长,它会一下子就从水中把你们叼走,用不着爬到船上来了。”
“我认为,越往后,我们越会遇到更加巨大的蜥蜴,”卡什坦诺夫说,“因为我们顺流下来,碰到了越来越古老的动物群的代表,现在我们已进入白垩纪中期或是早期了。”
“是啊,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跟我们在地球上看惯了的样子愈来愈不同了,”格罗麦科补充说。“它们是渐变的,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阔叶树、鲜花、禾本科植物已经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棕榈、莎草科植物和裸子植物,隐花植物②也大量出现了。”
“这地心世界还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们需要倍加小心。不荷枪实弹,切不可离开营地一步。”
“我想我们稍事休息,待烧好饭,吃点东西以后,再继续航行,去找一个比较适合的地方。因为这里要点燃大堆的篝火,方能防御野兽,可是我们的干柴不够。”格罗麦科声明说。
【①鱼龙——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海生蜥蜴,具有鱼类和蜥蜴的特性,因而得名。外形似鱼,无颈,嘴长,象乌喙,向前噘起,与现代海豚相似,尾巴很长,末端有鳍,背部也有鳍,四肢末端也有短鳍,周身是无毛的皮质,身体可达8—9米。——原注】
【②隐花植物——不开花结实,靠孢子、配子或细胞分裂繁殖的植物的统称。如藻类、菌类、蕨类、藓苔类,它们代表了从泥盆纪开始的较古老的时代的生物特征。——原注】
众人都表示同意。他们拖出破损的船只,把它烘干修复。然后,坐下吃晚饭,饭后挨着篝火睡了两个小时,便带着剩余的柴禾出航了。船划了两小时,沿岸所见,仍是密不透光的丛林边缘地带,长的是芦苇和木贼树。在静静的湖水中,鱼群游来游去,有时跃出水面,以摆脱追逐。有时一只蜥蜴的丑陋嘴脸露出水面,张着嘴巴,想吞噬一条游鱼。接着水面上出现旋涡,一圈圈的波纹向四周扩散,说明一个笨重的躯体沉入水底。有时,一群自由自在的蜻蜒,不知从什么地方飞出来,倏忽又消失在树叶和芦苇丛中,躲避一只鸟嘴很大的浅蓝色巨鸟的追捕。那巨鸟猝然下降,嗖的一声攫取了一只正在飞行的没有戒备的昆虫。
最后,绿墙开始后退,水流变得缓慢了。平静的水面越来越开阔——河变成了湖。湖面上有几处小岛。其中一处引起探险家们注意。高大的树木占了岛的一半,另半边是草地,只有几棵枯木。他们匆匆划了过去,把船靠了岸。
岛的这一半,布满了又矮又硬的青草,仔细看原来是一种奇特的石松。草地位于岛的上半部,而微风沿河向下。木柴有的是,因此他们决定在灌木丛边缘燃起几堆篝火,驱赶来自岛上的猛兽,以保证安全。
篝火发出哔哔剥剥的响声,团团浓烟漫延至灌木丛的深处,小鸟和各式各样的昆虫飞了出来,有些被熏得坠落地下,这倒为动物学家收集这些罕见而有趣的昆虫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后来,有一个怪物窜到草地上,形似濠猪,体如公牛——身上的刺约莫有一米长。
这动物的背毛竖起来,象一只多刺的大圆球,从受惊的探险家们近旁跑过,躲进芦苇丛中。
在它身后,一只动物,外形象食肉兽,从灌木丛里跳将出来,它步子虽小,但跳得很高。猫样的脑袋,深黄色的毛,尾巴粗长,脚短,脸扁平,露出尖利的牙齿。总的说来,它很象一只大水獭——因为它身长有两米——所不同的只是双耳明显,鬃毛较短。虽然它无意攻击,沿着靠水的林边悄然离去,可是它的形状引起卡什坦诺夫极大的兴趣,他瞄准一枪,把它撂倒在地。
这家伙确实很有趣。嘴里分不出象以后的兽类所具有的那种扁平的门牙和尖利突起的臼齿。所有的牙齿差不多都是尖利的,锥状的,同爬行动物的牙相似。只是前面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