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林峰将军
来。他一开始就不赞成雷电武器的研究,现在看来他是对的,但后来我谈起球状闪电后,他却很感兴趣。”

    这时我的目光被墙上的一幅黑白照片吸引住,照片上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同林云像极了,穿着以前的那种朴素的军装。

    林云站起来走到照片前,简单地说:“我妈妈,1981年在边境战争中牺牲了……我们还是谈球状闪电吧,但愿你没把它忘光。”

    “你这一阵在干什么?”

    “用二炮一个研究所中的一台大型机计算我们最后做的那个模型,加上调试,运行了三十多次。”她轻轻摇了摇头,我就知道结果是失败的了,“那是我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但说实在的,只是不忍心让你的心血白流了。”

    “谢谢,真的谢谢。但以后我们别再搞数学模型了,没有意义。”

    “我也看到这点了。回来后,我从别的渠道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除了前苏联,西方也对球状闪电的研究做了巨大的投入,我们就不能从中得到些什么?

    “可他们,包括格莫夫,没有向我们透露一点技术资料。“

    林云笑了起来:“你呀,太学院派了。”

    “或说太书呆子气。”

    “那倒不是,要真是,前一阵你就不会当逃兵了。不过这也说明你已经看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本来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新起点,可你却把它当成终点了。”

    “我看到了什么?”

    “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可能解开球状闪电之迷了,这个结论可值几百个亿啊!”

    “确实,电磁能量以那种方式存在,简直不可思议,我们也许可以硬扭着方程式搞出一个牵强的数学模型,但知觉告诉我那不是真的。它能量施放的选择性和穿透性这类不可思议的特性,确实不是传统理论能结实的。”

    “所以我们应该放开自己的思想。你说过我们不是超人,但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强迫自己以超人的方式思考。”

    “我已经这样思考了。”我激动地说,“球状闪电并不是由闪电产生的,而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一种结构。”

    “你是说……闪电指示点燃或激发了它?”林云紧接着说。

    “太对了,就像电流点亮了电灯,但电灯本身早已存在!”

    “好,我们把思路再整理一下……天啊,这想法居然能对西伯利亚基地的事情做出一些结论!”

    “是的,3141基地产生的27个球状闪电与产生它们的人工闪电的参数根本就没有关系,只是因为那种结构正好在那,所以被激发了!”

    “那种结构能进入地下吗……为什么不能!在多次大地震前,人们都看到球状闪电从地上的裂缝中飞出!”

    我们俩兴奋得不能自已,来回走动着。

    “那么以前研究的误区就很明显了:不应试图‘产生’它,而是去‘找到’它!这就是说,在模拟雷电时,关键不在于闪电本身的性质和结构,更不在于磁场和微波之类的外加因素,而在于使闪电覆盖尽可能大的空间!”

    “正确!”

    “那我们下一步该干什么呢?”

    这时,林将军在后面招呼我们吃饭,我看到客厅的中央已摆上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小云要注意啦,我们可是请陈博士来做客的,吃饭的时候不谈工作。”林将军边给我倒酒边说。

    林云说:“我们这不叫工作,业余爱好罢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我得知,林将军是哈军工的高才生,他学的是电子学,但以后没有再接触技术工作,而是转到纯军事指挥领域,成为我军少有的理工出身的高级将领。

    “您学的那些东西,现在怕只记得欧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球状闪电简介 >球状闪电目录 > 林峰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