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节
正义的吗?”包绶朗声问道,“石帅一直在告诉士卒、百姓、士林,道王师乃是正义之师,讨伐西夏之逆贼,是正君臣之纲纪,亦是替朝廷除百年之边患,替子孙后世造一个太平盛世。陕西百姓困苦于道路而未敢有怨言者,禁军士兵血战于前线而不敢有二心者,士林清议虽见耗费国帑、劳动百姓而无有异议者,皆因于此。下官愿石帅莫要失天下之望!”

    “只恐陕西百姓想要的只是少一分劳苦;前线士卒想要的只是早一日凯旋。为了这礼义道德的虚名,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潘照临对包绶的话并不以为然。

    “下官敢问潘先生,难不成残暴不仁,便不需要付出代价吗?”包绶反唇相讥道。

    石越若有所思地望着包绶。

    想要成就大功业,想要打赢一场灭国之战,双手不沾鲜血,是不可能的。石越并非那种有道德洁癖的人。他一向相信,成大功业、大事业,要有菩萨心,魔王手。但他也并不是全然同意为了达成最高尚的目的,便可以采用最卑劣的手段。因为在大多数时候,手段与目的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大多数的时候,即便你达成了那最高尚的目的,亦无法弥补因为你采用了最卑劣的手段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包绶所说的,其实就是类似的意思。

    正义也许是可笑的东西。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与民族没有正义的观念,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无法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的、是正义的之时,这个国家或民族,离疯狂便不远了。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做事,无论如何,都有必要在大义的旗帜下进行。

    “忠烈祠的大门,应当是洁净无瑕的!”

    梁永能的日子越来越难受了。

    夏州的迅速失陷,给他整个计划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原本就并不充足的兵力再次折损,国相梁乙埋又派人调走近万精兵以充实兴灵之间的力量,而许多部族间流传的谣言也对夏国极为不利——这些部族中,有一部分是不可以倚靠的。但他就如同一只受伤的狼,耐心地潜伏着,等待着敌人犯错。

    但宋军却十分谨慎。夺下夏州之后,并不急于进兵,反而开始修筑起城寨,摆出一副防守的姿态来。

    这让梁永能颇觉迷惑。难道宋军不想从平夏地区直接攻击兴庆府吗?如果宋军果然这样稳扎稳打,梁永能便真要无计可施了。不过很快,梁永能便意识到宋军的意图——他们不愿意孤军深入太远,反而是想诱自己的主力出来决战。

    宋军的部队不断地向宥州一带进行骚扰性的进攻,却绝不肯轻率地深入一步。

    很狡猾,很谨慎。

    这是双方比耐心的时刻。

    “我们的使者走了多少天了?”眺望着东北一望无际的沙漠,梁永能向部将问道,语气中亦不禁带上了一丝期盼。

    “有十天了。”部将回答道,他同样希望使者能带来好消息。

    “应该已经到了。”另一个部将满怀期望地说道。

    “辽国现在亦不太平,他们会愿意冒着得罪南朝的危险出兵吗?”患得患失的心情充斥着众人的心间。

    “我们自己也能打赢!”梁永能尽量地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自信,给部下们一点强援的希望是可以的,但是不应当过分,这样才能够避免万一幻想破灭后产生绝望感。

    但他的话连他自己也不太相信。

    折家军凶猛善战的威名震撼着整个平夏地区,许多部族首领私下相互传言:“见折家子慎毋接战。”一些部队见着折家军的旗号,便望风而逃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梁永能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好在决定战争最后的胜负的,并不会是一场两场战斗。

    时间是在自己这一边的,梁永能如此相信着,并且也如此灌输给自己的部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新宋Ⅱ·权柄5简介 >新宋Ⅱ·权柄5目录 > 第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