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公学校
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
实际上,这所学校当时是由革命党和立宪派所把持。胡适和秋瑾这两位就曾经是该校的学生。
1906年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正式开学。同年,胡适考入该校。
1908年9月,因为学潮,胡适随一些激进同学离开公学,自办新公学继续学业,同时又兼了新公学低级班的英语教师、兼批改作文。后来新公学经费拮据难以为继,遂与老公学谈判合并,160多人的新公学大部分学生回去了。
1909年10月,中国新公学与中国公学合并。同年,吴淞中国公学校舍在吴淞炮台湾落成q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
1915年,梁启超任董事长。同年,北京国民大学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合并,称中国公学大学部。
这就是上海中国公学的由来。
梁启超在1920年自欧洲归来,“惟吾欲在上海办一大学,彼若有志相助者最善。”。于是他和同人就承办了这所大痒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经过改组之后,民国第一任民衍理,有着“熊凤凰”之称的熊希龄担任校董会董事长,张东荪成了大学部主任。此时学校的老市也有颇多名人,比如朱自清和叶圣陶。
梁启超等人非常关注这件事情,他自己说“吾将以此为终身事业,必能大有造于中国。”。然而,“我所最感苦痛者,是吾党人才缺乏。”。
所以,老张就发现了鞋这么一个光彩耀目的人才,而当我们的袁大师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那必定是……呵呵呵。
说到这里,张东荪想到一事便问道:“雪帆兄,恕我冒昧。敢问你们开给鸿渐先生的润笔是多少啊?”
陈望道闻言一愣,沉吟了一下道:“不瞒东荪兄,仲甫做的主,妻妾成群的稿酬是以鄙刊最高标准……侵十元!”
侵十元高吗?
这么说吧,1920年前后商务娱馆开给梁任公的稿酬是侵二十元,乃是当世最高。而相比之下,胡适之的稿酬只有侵四元。
而妻妾成群这篇中篇械总字数是三万六千四百多字,那么袁大师拿到的稿酬就是三百六十块银圆。
这比起当时一般老百姓的收入来说自然是很高的。比如那位北大图书管理员一个月也只不过八块银圆。
可是当时一块钱购买力大致折合50软妹币左右。这么算下来的话,袁燕倏现在也不过就是侵五百软妹币的待遇,别说和五白这样的顶级网文作者相比,连中神都算不上。
这么一比的话,还真让人有点唏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