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40章 国都、年号。
并不在意剩下的这点儿从龙之功。

    开完了会,吴济和武安家等几个心腹大臣就来到王宫,跟刘寻商讨国都、年号之类的事儿。这种真正的核心圈子,颜渊、王训等人还进入不了。

    到了王宫,刘寻刚好处理完今的政务。眼下最要紧的事儿就是各郡县的赋税征收。毕竟秋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赋税该收上来了,要不然你让朝廷吃啥喝啥。

    当然还有之前离职的各官员的补任等乱七八糟的事儿。

    吴济等人进来,朝刘寻叩拜了,就笑道:“王上,众臣行事甚是迅速,最迟两,便能要求王上登基!”

    刘寻点点头:“成。”然后一人给他们赐了个座,让宫女送上一杯茶。自己也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道:“那么来国都和年号的事儿吧。你们怎么看?”

    吴济皱起眉头,道:“王上,年号好寻,都城难定!臣建议,hengdu城不能回。否则,我大汉基业将失啊!”

    刘寻笑道:“你的,本王都知道。些许事,还能比咱们春里刚逃出hengdu城时更艰难不成?”

    吴济听了,也笑了:“的确如此。那王上,咱们先来年号。眼下大汉沿用蜀汉的年号“景耀”,但王上登基后,年号必须改。臣认为,王上能在国破之后还能复国,实在是上庇佑,万民归心。因此臣想了两个年号,一个是“佑”,一个是“民顺”。两个年号寓意都很美好,不知王上觉得如何?”

    刘寻还没话,武安家就表示不满:“老吴啊,王上能复国,那明明是靠自己的英明神武!你怎么老是把好的原因推到其他地方?要我,就该用能体现王上圣明的!比如“神武”,还有“圣灵”等。王上你对不对?”

    刘寻未置可否只问廖化和陈至:“二位觉得呢?”

    廖化笑道:“臣出身黄巾,没读过多少书,不大知晓。不过王上能复国,又那么英明神武,足以让我大汉国运昌隆!嗯,王上你看把“昌隆”二字当年号如何?”

    陈至更是直接道:“臣的意见,他们三人都差不多。”

    于是数人都看向刘寻,等待着他的最终确定。

    ?  ?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年号好?

    ?

    ????

    (本章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三国之蜀汉复兴简介 >三国之蜀汉复兴目录 > 第140章 国都、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