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风波又起
群吏,以为陈窦等人要针对长乐宫,于是又惊又怒,道:”中官放纵者,自可诛耳,我曹何罪,而当尽见族灭?“
于是造谣陈蕃窦武要太后废帝,欲谋大逆。然后向王甫、曹节等人通风报信,并发血誓喝血酒要诛除陈蕃窦武。这些个阉宦也是狗胆包,劫持了皇帝和太后,然后矫诏陈蕃窦武谋反,让王甫为黄门令,带羽林诸监军士攻杀陈窦等,并夷族。在此次事件中身死族灭的还有尚书令尹勋、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等人。
而一班阉人,居然以保驾之功一个个的封官,曹节迁长乐卫尉,封育阳侯;王甫迁中常侍,黄门令;朱瑀封都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后来又改封华容侯,增食邑;其余还有十数人封关内侯。从此凶竖得志,而士大夫皆丧其气。这班阉人还坑了名将张奂,当时张奂刚从凉州凯旋而还,不知道京师发生了什么情况,而曹节矫制使张奂和少府周靖率五校兵围杀大将军窦武,张奂因功迁少府,拜大司农,以功封侯。后来真相大白,张奂气了个半死,马上上书,封还印绶,回家养老去了。
前几年,窦太后驾崩,王甫等人想起窦武差点儿把自己给剁了,仍然深恨不已。便以衣车载太后尸,置城南市舍数日。可见宦官之凶焰炽烈。这还不算完,还不肯以太后之礼下葬,只肯以贵人之礼入殡。好在皇帝虽然信任宦官,却不是个傻子,当时就反对:”太后亲立朕躬……岂宜以贵人终乎?“于是以太后之礼举丧。
曹节等人又不干了,不愿意窦太后和先帝合葬,当时莫不敢言的大臣顿时就愤怒了,当时的廷尉陈球和太尉李咸为之激辨,最后还是皇帝拍了板:”窦氏虽为不道,而太后有德于朕,不宜降黜。“于是窦太后方得与桓帝合葬宣陵。
可见宦官对陈蕃、窦武等人是有多痛恨。哪怕是他们都已经身仇族灭了,曹节等人到现在仍然恨未消,怒未平。如今你一个的郎中便想为当年之事翻案,想也休想。
审忠一个奏折,却也让曹节心中一动,想道,自从建宁以来,还以为下无人敢惹我等中官,想不到如今诸官又蠢蠢欲动了。看来还是要采取主动,不能掉以轻心。已经死里逃生过一回了,劫后余生的感觉,我可不想再来一回。
于是曹节对着王甫的坟哭了一阵,然后入宫对皇帝:”阳球故酷暴吏。前三府奏当免官,以九江微功,复见擢用。愆过之人,好为妄作,不宜使在司隶,以骋毒虐。“
皇帝一听便准了,行,不让他当司隶校尉,你们看着办吧。于是曹节等议拜阳球为卫尉。阳球在外一听到消息,便知不好。卫尉虽然是九卿之一,但比起司隶校尉来,算个屁啊。
司隶校尉,旧号卧虎,后来的董卓称之为雄职。与尚书令,御史中丞在朝会上有专门的坐位,被称为三独坐。又监察京师,京师七郡皆在其掌控,独为一州。所以京师又称司隶校尉部。(东汉十二州又一部,通称十三州。)
且司隶校尉有自己的武装部队,一共一千多人。其权势比起后世的什么锦衣卫、东厂西厂之流,大得多了。后来的袁绍曾为司隶校尉;曹操独揽大权后也自领司隶校尉;诸葛亮、张飞都曾遥领此职,便可想这个职位是有多么重要,多么尊贵了。
所以阳球一见自己被罢司隶校尉,而迁卫尉,便知不妙。开始慌了。正欲想办法扭转,而又有使来相催,尚书令召拜让他快去受命。阳球没法子,只好去求见皇帝,哭拜道:”臣无清高之行,横蒙鹰犬之任。前虽纠诛王甫、段颎,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头都叩破了,血流不止。
曹节就在一旁边冷笑,还想给你一月时间?做梦吧,一都不能给你了,不然我等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不过,看着阳球叩头不止,苦苦哀求,曹节心里还是很爽的。
曹节欣赏够了,才呵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