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一个锅,那是一家人
“陈生啊,本王以为此次游学,在国子监遭受如此奇耻大辱,本讥讽为不务正业,此行怕是没有任何收获了。不想能够在此地遇到你,让我知道新学的最大支持者,还安然无恙,虽然暂时不能离开此地,但是本王的心情也是极好。
本王的一个人的自由算不得什么,关键是我大明王朝的前程,你给了这些满腹才华的孩子们,一个继续深造,施展才华的机会,本王甚是开心。”
兴王把话得情真意切,看来此次京师执行,本京师的老顽固们,给打击的不轻。
“王爷得是什么话?若是南直隶来的这些孩子,真的有真才实学,我陈生自然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您看看这是我今日所画之图,这里到底都是工人在劳作,他们需要人才的领导。
他们需要真正有才华的人引导他们,我也需要真正有才华的帮助我,完成陛下交代下来的使命。
但是您也知道,此次我身受皇命,若是这些人才,只是对新学稍微有些喜好,个人却没有什么本事,我自然也不会给他们什么太大的优待,顶多不会让他们受委屈罢了。”
陈生虽然渴望有人帮助自己,渴望有更多的力量集中在自己的身后。
但是陈生并不糊涂,也没有失去原则。
因为开始的基调如果没有定好,将来的日子才会变得更加的糟糕。
“你这子,就会讲大道理,在京师的时候,我便时常听我家里的孩子提起你,你的学问仿佛跟大海一样深不可测,起你的造诣,他们也一个个也是佩服的紧,更是将你写的各种书,视若宝物,爱不释手。你严格要求这些孩子没有问题,但是切不可用要求自己的原则,来要求他们才是。”
还没有等陈生的话。
梁储梁大人已经开口话了:“王爷,您也知道此次乃是皇命,侯爷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如果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王爷海涵。
至于你的在京师受辱一事,也莫要放心心上,一群跳梁丑罢了,老夫在京师中也曾得见,在京师之时,侯爷掌管顺府要事,他们对于侯爷的学问,也没有放在心中,也是时常过来挑事的。”
甚至有一次他们在宫城,公然殴打侯爷,可见京师的这群文人,早就没有了读书人的风雅。如此堕落的学风,王爷也不必为此难过。
“可是午门闹事那一次?”兴王急忙问道。
“正是此事。当时他们正在宫门前受刑,见到侯爷,竟然不问青后皂白,便上来殴打。”梁储一脸通信的表情。
一种书生叹息的道:“连侯爷这新学的代表,都如此的被人侮辱,更不要我们这些没有名气,没有官身的人了。”
“住嘴!这个世界想让别人看得起你,先你要看的起你们自己,他们之所以不重视我们,蔑视我们,从根本就是因为我们这些新学的人,还没有什么成绩,在朝廷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但是别忘记,你们还都年轻,还有很多学习的机会,不要将一时的失利记在心上。
忠武侯有陛下的支持,此时又身负皇命,正是大展宏图指使。尔等跟在侯爷身边,一边学习,一边努力做事,将来定然有机会,一盏心中所学,为官或者富家,都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呵呵,王爷何必如此轻易动怒,你将他们带到这里来,已经是莫大的福缘了,你还问他们如此操心,岂不很累。在者来,今日是我招待大家,您在这个时候训斥他们,岂不是破坏了意境。”
陈生露出了几分洒脱的意味,脸色颇为淡然,吩咐手下人给大家倒上了热茶。
兴王端起茶盏,默默的品味,良久才呼出,叹息道:“如此好茶,不知道本王还可以饮多久。”
完端着茶盏,再次闭上了眼睛,慢慢的品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