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正文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节 长安(2)
    霍光看着李广利远去的背影,忽然摇了摇头“卫将军,终究还是意难平啊”

    “可惜,却是认不清自身的定位”

    意难平的人,霍光见过很多很多。

    而那些人中,除了少数几人,有大智慧、大毅力,终于破除困境,卷土重来。

    余者,无不是变成了炮灰,成为了尸体。

    而李广利,在霍光看来,其命运注定是炮灰,注定是为王前驱的卒子。

    “您何必如此直白”在霍光身侧,御史中丞杨敞道“平白得罪了人,结下了仇怨”

    “嘿吾若不如此”霍光舔着舌头道“那就要彻底得罪鹰杨将军了”

    “况且”霍光看着自己的心腹,轻声道“御史中丞难道不知,一山难容二虎的道理”

    现在的朝局,经过一年的动荡、调整与改变,如今已经渐渐清晰。

    朝堂内外,正在日益分裂为两个集团、势力。

    支持太子刘据的,与支持太孙刘进的。

    其中,太孙集团,最为耀眼,也最有前途

    毕竟,天子在位而立太孙,基本保障了其未来的地位。

    也保障了其权力

    但问题是这位太孙殿下身边,英才济济。

    旁的不说,如今的新丰系中,能臣辈出。

    桑钧、张万年、龚遂、解延年、丁缓、赵过

    这些人的名声,哪怕是在齐鲁也是如雷贯耳。

    更有着公羊学派的大儒们,上下奔走,为之扬名,为之传言,于是如火上烹油,越发繁盛。

    天下有识之士,英才之辈,无不以为新丰之隶臣而自傲

    民间有谚语曰为人不为新丰吏,便称豪杰也枉然

    但问题是,这是对年轻人,对寒门,对未出仕的少年人而言的。

    似霍光、张安世、杨敞、上官桀这些人来说,太孙系就大大的不妙了。

    为何

    因为太孙麾下有一个一个人的光芒就遮盖了其他所有人光芒的存在。

    一个堪称bug的人物鹰杨将军张子重

    年二十,而拜上将军,将凉州内外军事,总领西域、匈奴事务,持节奉诏英候鹰杨将军

    而他的履历,更是耀眼的让人看不清

    十八岁为侍中领新丰令,辅佐太孙,治政一方,致亩产七石,禾黍丰收。

    十九岁持节出塞,率数千之兵,过难侯山而禅姑衍山封狼居胥山,横扫匈奴如卷席,生生的依靠一己之力,将匈奴打成现在这样的四分五裂之局。

    于是功封英候,拜为鹰杨将军

    是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的鹰杨将军

    以至于年轻士人们常常在自谦的时候喜欢说小子虽无文武之才,犹有鹰扬之志。

    二十岁便已经坐镇令居,掌握凉州上下大权,征讨杀伐从心而定

    有张子重在,任何人进太孙系,都是洗脚婢的命

    只能和那于己衍、公孙遗、司马安等人一般,为其传声筒,做其傀儡而已。

    哪有什么前途地位可言

    大家都是读过史书的。

    当年武王曾说予有乱臣十人。

    但除周公外,其他九人姓名今何在

    霍光可不想未来史书上,他的名字成为了鹰杨将军臣毅等中的等。

    所以,太孙系直接排除。

    他唯一可以靠拢与努力的方向,就只剩下了太子据了。

    既然如此,那么,太子据身边目前的那些人,就统统是他霍光的对手。

    而和他同样有着想法的李广利等人,也就自动变成了敌人。

    霍光岂能眼睁睁看着李广利走的比他更远、更快

    杨敞在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要做门阀简介 >我要做门阀目录 >正文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节 长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