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诡运(7)


    其实吧,欧阳镇东是去长安考进士去了,可惜,名落孙山,只能成是游历。黄诗梅点点头,欧阳镇东继续:

    “那人饱受长安士子书生追捧,大雪纷飞之日,亦有人苦苦研读他的诗词文章,被人敬为‘徐子’,而他竟然年不满二十……”

    这是黄诗梅兴趣越大了,文废柴她不喜欢,可文宗级别又是一个情况了,武道要求也能降低,黄诗梅问道:“莫非这一本书就是徐子所著?”

    “嗯,没错,徐子一篇对韵,可写尽了下八斗之才啊……”

    谢灵运下才共十斗,他一斗,曹植八斗,下人共分一斗。黄诗梅点点头,心里对那本书期待高了不少:

    “欧阳公子的礼物我收下了,请问找女子可有什么事?”

    “的确有事相求,来惭愧……”欧阳镇东面露尴尬之色:“诗梅,你也知道,我饱读诗书,可身无一技,家里寄钱也还要不少时间……”

    “哦,你我两家世交已久,欧阳兄暂且住下吧,一应食宿尽管使唤下人……”黄诗梅终于面露一丝笑意,欧阳镇东知道再无他话,也就识趣退下了,只是心里还有些惊艳于黄诗梅那一抹淡笑。

    黄诗梅拿起那本书,轻轻拈开第一页,就是徐清写的望岳一诗。这首望岳,气势磅礴一下子把黄诗梅吸引住了……

    话徐清离开长安之后,还引起了好一阵骚乱。京官外放,文宗去当刺史,这不是被贬了吗?长安士子眼看自己的“恩师”被贬了,一个个的痛心不已……

    上书,奔走,搞大串联……最后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徐清是主动请命去河北的。

    为什么?

    为救河北百姓于水火!

    我不信,好好的长安不待,清要的官不当,去河北?

    不信,那好……你难道不知徐子的“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吗?这都没读过,还是徐子门生!

    如此,徐清的名声又大躁了一下。就上次,朝中御史参徐清“有辱衣冠”那事,虽然李渊发下诏书惩罚了徐清,可不到三,那些御史也一一得到了弹劾!

    原因就是士子们不愿意,他们不相信“日夜操劳”“夙兴夜寐”“为国为民”的徐夫子会做这种暴虐之事,再一次四处奔走,御史们便被以“民愤”的理由被弹劾了。

    《徐子》也是在长安那群徐清的学生自己出资印制出来的,意外的事,本来他们是抱着亏本的想法印书,可没想到最后还大赚一笔。

    这些事远在长安,身处河北的徐清不知道罢了。

    黄家大宅内,黄诗梅正好也翻到了“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那一句,不禁拍案大喊:“好,好诗!”丝毫没有作为闺中姐的觉悟。

    黄诗梅细细地读,半日过去,翻到了最后一面,本以为没了的,可黄诗梅在最后一面却看见了一张“徐子尊相”的图画。

    这一幅画一看就出自大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画的正是徐清哪开坛讲学,在坛上大吐口水的画面。只不过因为时代和印刷的原因,画面仍然是粗糙的。

    “咦?这怎么和徐大哥有些相似!?”黄诗梅也通画技,竟然瞧出来了画中的神韵很像徐清,她心里惊讶的比较:不到二十岁,长安,徐子……难道,真是徐大哥?

    黄诗梅感觉上认定了徐清就是“徐子”,可理智让她不敢相信:“徐大哥有如此文才,这……”

    嘀咕着,黄诗梅忙找出来徐清题过字的那一副山水画,看着徐清那笔臭字,一脸嫌弃。忍住嫌弃,黄诗梅读了下去:

    “山是山,水是水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山又是山,水又是水”

    “这字的确丑,可这三句话,却颇有些禅意,是什么意思呢?两句话中间那个又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唐朝地主爷简介 >唐朝地主爷目录 > 第三十一章 诡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