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回归

    铁定的一笔大功摆在面前,就是因为徐清的一句话……

    “学生叩谢刺史大恩!”

    魏冼,崔山南行五体投地大礼!

    魏冼走了,徐清好是忙了三四,把各县州学的问题给解决了。

    三月中旬,开学招生。

    由于去年收入还算不错的原因,各家农户都挤着挨着把自家子弟往学校送,最后,徐清一咬牙,一拍板,让每个州学招了七十学生!而且年级大一点的,先上。

    两个老师,各自管三十五个,已经算是极限了。这可不是管羊群,一根棍子能管上上百只,这可是要教东西的。

    二十八所州学,加起来有近两千个学生,徐清一下子感觉到头疼了。光教材就要四千本,按照德兴书坊的速度,要足足印制三。

    只是一算银子,一本书十文钱,就是四万文钱。就算银铜一比一千五,不过是二十六七两的样子。

    刺史府里,徐清躺在摇椅上,晒着暖洋洋的春光,慵懒至极。不一会儿,一名丫鬟跑过来和徐清什么事。

    事实上,由于荀雪儿要带孩子,管不了事,黄诗梅还没进来,名不正言不顺,徐清惫懒,不想管事,现在徐清家里的大事务都交给了月打理。还在洛南的时候,月就已经显露出管理的才能,算得上徐清的丞相了。现在更是不得了,家里不时多出一些徐清都不认得的丫鬟啊,老妈子啥的在勤恳做事,余家也愈来愈有“大家风范”了。

    只听拿丫鬟道:

    “徐……徐老爷,外,外面,秦县令……秦县令求见……”

    徐清看那丫鬟,不过十三四岁罢了,此时面对这徐清这等“大佬”,紧张得不行。徐清一时起了玩心,便对她道:

    “你什么?没听清……”

    丫鬟此时更是憋红了双颊,一字一顿的回道:

    “徐  老  爷,外  面  秦  县  令求  见。”

    丫鬟完,长吁一口气,低着头,希望徐清就此放过她。可徐清这等“恶霸地主”,哪里能放过这么一个大好的调戏丫鬟的机会?

    “哎呀,你这丫鬟,声儿忒了,再一遍!”徐清佯装生气。

    那丫鬟低着头,差点就要吧嗒吧嗒掉眼泪了,可她忍住了,语气坚定而流畅的道:

    “徐老爷,外面秦县令求见!”

    “这才对了,记住了,话就要这般模样,自个儿去月姐姐哪里领赏吧?”徐清站起来,笑着对丫鬟道,完,起步往外走去。秦县令,便是沧县县令秦时了,他来这里,必然有要事相商。

    见到了秦时,徐清道:“时啊,有什么事情吗?”

    秦时拜了一拜:“夫子,州学开办以有数日,现在又是息讼兴农之时,左右无事,我想请夫子一同去巡视一番。”

    徐清半尴不尬,他这位大领导,除了晒太阳,逗丫鬟,再无半点事情可做了。

    便道:“也好,对了,我们不如换上微服,再去如何?”

    秦时立而揖道:“从夫子所愿。”

    于是,徐清和秦时便换了农夫装,随便带了几个随从,一齐巡学。

    这就是教育局搞检查的正确方式。像后世检查,先发个通知的那种,那还检查个毛线?

    鸟语花香春里,春里书声琅琅。

    田野上,牛在哞哞地叫唤,里田野不远处,有一所宽敞的院子,白墙黑瓦,一张大门新刷了红漆,上面挂了一张匾“白露书屋”。左右各写一联(星空没有云原作,真不是抄的,不,真不是借鉴来的)

    “白露夜生而日消,不悔而周”

    “道理昨忘而今学,不倦以求。”

    这个白露书屋,已经是徐清看过的第五所州学了。可是看到这里,徐清才看见这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唐朝地主爷简介 >唐朝地主爷目录 > 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