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日常(五)
    金马奖,相对来绝对是华语电影圈权威性最高的奖项。

    尽管每一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且它的评奖标准很众,再加上两岸之间特殊的政治性,很多次的评选结果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没办法,金鸡百花几乎成了笑话,金像又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整个华语电影圈,能让人信服的也就只有金马了。

    金马奖对新人导演向来很报以宽容的态度。

    起步阶段的奖赏,总比你名满下再给你颁奖要好得多。

    许辉接过何晓雯递来的手机,看了一下内容。

    还真是给了一堆的提名。

    就是不晓得会不会只提名不给任何奖项。

    “这条消息发到网上了吗?”

    许辉有点奇怪,这消息何晓雯是从哪知道的。

    “还没,这是内部独家消息。”

    经纪人神秘兮兮道。

    “是吗,那你能不能搞到获奖名单?”

    “…金马又不是我们家开的,我怎么可能会有获奖名单!”

    “你不是有内部消息吗?”

    “…这是华艺在台北的分公司传来的消息。”

    许辉有点鄙视的看了眼何晓雯,还内部消息,也就比网上的新闻快几分钟而已。

    “对了,过两还有中美电影节,《绣春刀》要不要报名?”

    “算了吧,我这电影老美怎么可能看得懂!”

    许辉摆了摆手:“你要是能把它运作到HK、台弯上映,还差不多。”

    “HK已经上映了,就是票房成绩不怎么理想…”

    “可以理解,你,票房多少?”

    “三百万左右…”

    许辉有点沉默。

    看来纯内地班底制作的电影在HK确实不怎么吃香,好歹有个吴景呢,居然只卖了三百万,这还是动作戏呢!

    “行,我知道了…”

    许辉点了点头。

    其实三百万的票房成绩在HK本埠已经可以排进前二十了,纯内地电影来,这个票房也能排进前五名。

    只是,相较于内地亿的票房成绩,HK这点票房确实不够看。

    至于台弯,到现在还没有上映,台弯关于内地电影的引进有一条限定额度的规定,比方一年只能引进十部非合拍片之类的。

    《绣春刀》显然没有拿到这个名额。

    《绣春刀》这部电影给华艺带来了接近六千万的分账票房收入,再加上版权出售,预计盈利能达到八千万左右。

    当然,这其中许辉要分走三分之一。

    演员的分红也要到位,尤其是李兵兵,她才象征性的拿了5万块的片酬。

    许辉的导演片酬只有0万,也谈不上什么分成之类的,如果不是因为他投入了三分之一的本金,那他拍出一部票房亿的作品,能获取的收入只有0万,当然,华艺方面或许会给予某些补偿。

    分账票房至少得在电影下映后三个月才会到账。

    前段时间拍摄了不少广告,拿到的代言费加起来接近两千万左右。

    这些钱完全能支撑《那些年》的拍摄了。

    ……

    9月号,BJ,许辉工作室。

    四大高层齐聚一堂。

    许辉、黄文、许亮还有陈法蓉。

    最后那位姑娘是黄文邀请加盟的许辉工作室,她个人注资800万,占据许辉工作室百分之五的股份。

    许亮也一样。

    目前,许辉个人占据工作室百分之三十八的股份,华艺方面占据百分之二十四,黄文有百分之二十八,其他两人个占据百分之五。

    对了,华艺也听了许辉工作室联合光线传媒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生于1984简介 >生于1984目录 > 第八十四章 日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