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五章 反贼。。。反贼。。。
道:“陛下,臣与郑智在军中虽然没有打过多少交道,但是素来听闻其善战非常,也见识过一两次。此番若是与之野战于外,臣不敢保证。若是仗着东京高墙而守,当有胜算。”

    赵桓闻言面色更好了几分,刘延庆这一语,至少保证了赵桓的安危。便听赵桓再问:“若是想把反贼一网打尽,可有谋划?”

    赵桓与李邦彦早已有过对谈,便也过要把郑智一网打尽。此时这个问题到了刘延庆这里,便成了真正的为难。刘延庆怂是怂了点,便也不是傻,一年多前,西北运往河北的马匹,在永兴路的官道上绵延不绝,押送的党项俘虏,便是连尸体都布满了官道两侧。

    刘延庆还带人到官道之上去收拾过那些被迫迁徙的党项人尸体。

    便听刘延庆道:“陛下,若是想将反贼一网打尽,还需折相公入京之后再详细商议,议定计策之后,再来向陛下禀报。”

    刘延庆大概也是权宜之计,至少刘延庆知道刘法之子刘正彦可是一心向着郑智的。折可求的态度便也能大概猜测几分。要把郑智一网打尽,这件事情,怎么都看起来有些不现实。却是刘延庆也不敢直白去。

    赵桓闻言倒是也不再多问了,只道:“那便等折可求也到得东京,再谋划剿灭反贼之事。折可求麾下四万西军人马,当是一大助力。”

    刘延庆躬身拱手,却是觉得这件事情越想越不对劲。带着儿子随李邦彦退出大门,刘延庆眉头皱在一处,脑中也在思量。

    郑智,种师中,折可求,刘正彦,杨可世。。。

    事情似乎越来越复杂,远超出了刘延庆之前的想象,也就更是棘手,而今这些事情忽然都压在了刘延庆身上。

    刘延庆意味深长看了李邦彦一眼,又与自己儿子刘光世对视一眼。心中大概已经有些后悔了,好好的在西北自己地盘里待着好好的,怎么忽然就身陷东京这处旋涡之中?

    此时的折可求,也正在为难之中。刚刚接到了东京的圣旨,命他带所有兵将进京勤王。勤王之事,折可求已然有个了解。就是去跟郑智打仗。

    折可求之为难,不仅在郑智,更在刘正彦与杨可世。若是单纯带兵进京,折可求兴许会欣喜非常,新君登基,若是能获得新子的信任,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不别的,就是开口要钱要粮也不知方便了多少。

    此番入京去,以刘正彦的态度,局面当真不是折可求能想象的。兴许勤王不成,反倒会助了郑智一臂之力。那当如何?

    所以折可求拿着圣旨,左右军将本来准备去叫刘正彦与杨可世前来相会,却是被折可求挡住了。

    这份圣旨,当真烫手。

    折可求可没有要翻覆地的心思,更也没有多想这大宋倾覆的结果。若是这大宋真的倾覆了,对折可求而言,并没有多少利益可言。此时折可求虽然多有拥兵自重,或者是当一方土霸王的心思。主要的需求也在钱粮之上。

    所以这么一个大宋朝相对而言对折可求是有利的,若是换成了郑智当家作主。岂能容得折可求这么一个土霸王的心思?更容不得折可求阳奉阴违的行事办法。

    这西军,也不是折可求一个人的西军,虽然明面上折可求为帅。但是军中派系是分明的。派系分得也简单,就是地域分别。刘正彦继承了刘法麾下的士卒,平夏城的驻守军队皆在刘正彦麾下。

    杨可世来自熙河兰湟,麾下也多是熙河之兵。

    折可求麾下,大部分是秦州兵,也有种家的军汉。

    折可求此时可以如臂指使调动刘正彦、杨可世与种家的军汉,那是因为大家都有一样的利益。若是在真正意见相左的时候,这份领导权大概也会立马分崩离析。

    折可求捏着这份圣旨,犹犹豫豫,思前想后,实在没有一个办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宋好屠夫简介 >大宋好屠夫目录 > 第六百三十五章 反贼。。。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