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25章 辽主病故
的主持下,她终于成为孟昶的又一个皇妃。

    孟昶毫不吝啬地在宫中摆宴庆贺。周宗来了,因为他是娥皇的父亲。号称“大蜀第一才子”的年轻李煜来了,因为周女英强拉着他来。

    望着李煜,孟昶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倒是李煜更显自然,先一番华丽辞藻的贺词,引来众人的赞叹。然后笑道:“皇上,我有件礼物必须亲手献给你。”

    “呵呵,好呀。”孟昶笑道。

    抬进一个大箱,打开,里面尽是陈旧的纸。李煜随手拿出一张,道:“这是当年离开皇宫前,我画的皇宫旧模样。”

    孟昶不解,“那你应好好保存哪,为何献给朕呢?”

    李煜笑笑,吟诵多年前在清凉寺听得的那段:“时人不识古镜,尽道本来清净。只看清净是假,照得形容不正。或圆或短或长,若有纤豪俱病。劝君不如打破,镜去瑕消可莹。”

    “莫非你已破镜?”孟昶问。

    李煜笑答:“本就无镜。”

    “姐夫,他的心中只有诗词书画,哪有什么镜。”聪明伶俐的周女英在旁道。

    孟昶点点头,道:“好。这个礼物朕收下了。”

    转眼又是春,从辽国传来不好消息:耶律贤重病。

    孟昶马上派常遇秋前往探望。

    常遇秋未到,噩耗传来:耶律贤重病不治,年纪轻轻便离世。

    耶律贤虽在位时间很短,但他重用汉官,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成为辽国中兴,进入强盛时期的开创者。

    他亡后,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汉臣韩德让和众臣耶律斜轸辅佐,军国大事都交由萧皇后萧燕燕决定。

    耶律贤的病故给北汉带来的影响巨大。刘承钧派出使节吊唁,并恬不知耻地向年仅五岁的耶律隆绪称“叔父”,引来世人的鄙夷。

    刘承钧也知道背靠一个辽国是不够的,又派出使节星夜赶往金陵,表达与大蜀结盟的迫切愿望。

    你喊耶律贤的儿子“叔父”,称呼我确是“弟弟”,有没有搞错?孟昶心中好笑,叫来王昭远,令他为使前往太原。

    刘承钧见大蜀使节来到,大悦。哪知王昭远很委婉地表达了孟昶对现状很满意,根本没有心思结盟。

    大失所望的刘承钧气得差点吐血。不对,是真的吐血。御医们慌忙急救,方才保住他的性命。然后便是场大病,难以治愈,神志不清,病卧在床,难理朝政。

    赵光义也很生气,因为他提出的北攻太原的方案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对。权威,我的权威呢?

    最令他难以忍受的是反对最为强烈的两人竟是自己登基后提拔重用的兵部侍郎薛居正和吏部侍郎卢多逊。这二人他引为亲信,有意培养为二部的尚书。

    退朝后,他在御书房召见这二人,一痛怒斥。

    “汉以辽为援,前周世宗和太祖都曾亲征,都未成功,为何?”薛居正并未退缩,据理相争,“皆因难拒辽军,无奈退兵。”

    赵光义瞪着他道:“辽主亡故,自顾不暇,怎会理会小小后汉。”

    薛居正道:“辽主虽亡,却未见其国有乱。唇亡齿寒,辽国怎会不援?”

    卢多逊也在旁附和:“正是这个道理。皇上,若无法挡住辽军,攻打太原便只能劳命伤财,徒劳无功。”

    赵光义闭目不语,沉思良久,语气婉转许多地道:“两位爱卿是为朕之大宋着想,朕实不该怒怨相对。朕再好好斟酌,你们下去吧。”

    二人跪别。

    赵光义无法理出头绪,大喊道:“来人,召苗训、楚昭辅。”

    身后的王继恩忙小心提醒,“皇上,两位大人已去青州上任。”

    赵光义这才想起前段日子与他俩因是否减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昶变天下简介 >昶变天下目录 > 第325章 辽主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