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归一(四)
张居正问道:“所忧何事?”
赵光义道:“高老将军担心蜀军会直接进攻汴京。”
“为防万一,不若让前来西京的袁继忠、康延泽率军往汴京。”张居正建议道。
观近两日情景,西京足可应付。赵光义想了下,点头同意。接着道:“向其他节度使发下旨,许以众诺,凡勤王者,封王侯,提高俸禄,可传于子孙。”他动真格的了。
曹彬果是良将,猜中蜀军意图。经过两日商议后,王昭远等人作出大胆决策,向曹州慕容延钊发令,令他率部直捣汴京,吸引宋军。另外,林仁肇率部绕过宋州,也向汴京进发。
汴京不存,宋州能有何为?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你攻别的州镇都没关系,但打汴京,北部众节度使怎能沉住气。若出兵勤王,则这两支队伍将深陷其中,恐难脱身。比如近在澶州的镇宁节度使杨琼,或远在沧州的横海节度使耿全斌等。说实话,他们都曾是赵光义手下亲信,也想出兵勤王,但皇上给的条件也太苛刻,便在等机会谈条件。
圣旨到各地后,众节度使立刻召集人马奔向汴京。其他各地咱不管,只有汴京才能保咱封王封侯。
曹州出发的慕容延钊未到汴京,便遭到袁继忠、康延泽两部的阻击。
一番大战,慕容延钊占了上风,可恰此时澶州的杨琼率兵杀到。
慕容延钊无奈,只好率部撤回曹州。
慕容延钊一撤退,林仁肇部再往汴京便毫无意义,也只好回到宋州大营。
王昭远、李谷、李处耘、王赟等人见此计失败,又一次愁云密布,苦思良策。
洛阳的赵光义大悦。这东西两线均让蜀军寸步难行,形势一片大好。
蜀军对洛阳的攻击从未停止过,但未能踏入城池一步。宋军上下蔓延骄傲情绪。
宋州方向的举步不前,让孟昶下定决心提前行动,又与众人商议后,当夜孟昶亲率禁军两万迅速向洛口仓移动,欲一举拿下洛口仓。
天下第一仓的洛口仓地理位置相当扼要,自洛水逆流可直到西京,逆黄河可到潼关、西安等地。顺流可达山东,还与大运河相通,四通八达。
洛口仓平日里便保持五千士兵守卫,而它西接偃师,东联虎牢关,两地城高墙厚,粮足兵精,互成犄角,将洛口仓守卫的严严实实。
李继勋自来后,便驻师偃师,伸开双手等待各地求粮官员不断送来的礼品。
他过得很开心,很适宜。看看当年的那些弟兄,只能拿一点“退休金”暗度晚年,他还是很感谢赵光义这位小兄弟的。这个油水差事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至于曾经的抱负,都是浮云。好吃好喝地积累财富,为子孙留下几辈子也花不完的基业,这才是真实的。
洛阳被蜀军围了,那又如何,有你们年轻人呢。李继勋召来数名部下,在府中彻夜寻欢作乐,尤似神仙。
“大人,你说蜀军会不会偷袭咱这大仓?”镇守虎牢关的大将石普担忧地问道。
石普据说是结义兄弟石守信的远房侄子,李继勋对他比较客气。摆摆手道:“夺仓容易守仓难。若蜀军夺了大仓,你我从东西出兵夹击,又如何能守得住呢?蜀军大部不敢离开西京,否则咱大军出城攻击,岂不难以对付?贤侄,不用担心。”
其他部将纷纷赞扬李继勋的神机妙算。
突袭,讲究的是出其不意。所以当夜在到达罗口一带后,孟昶下令在山中歇息,待夜间行动。
“洛口仓的五千守军不足惧,问题是如何抵挡住从偃师和虎牢关的来的宋军。”孟昶道。
符彦卿道:“兵来将挡,土来水淹。皇上放心,有我符老四在,不管哪个方向来的,都杀他个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