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8章 虚与委蛇
与之相对应的,西长安门门里的走道右边也有一排廊房,是西千步廊,是武官和勋贵休息的朝房。

    李云天自然不会带着鲁天行进宫,他让鲁天行在东千步廊的一个朝房里休息,然后派亲军严加看管,将鲁天行软禁了起来。

    东千步廊只是进宫的第一站,走过了东千步廊后,李云天一行人继续前行,穿过了天街,也就是长安街,来到了金水河前。

    金水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即金水桥,中间一座最宽阔的称“御路桥”,专为皇帝而设,只有皇帝能走,其他人要是僭越的话就是谋逆的大罪。

    御路桥两旁是宗室亲王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四品以下的官员和兵弁、夫役只能走“公生桥”。

    李云天只是正六品的文官,他又没把遗诏量出来,故而只能走最边上的公生桥。

    过了金水桥就是承天门,承天门有五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自然是皇帝的专用的城门。

    在这里,李云天和雷婷要接受宫廷侍卫的搜身检查,由于是雷婷是女孩,故而李云天让内侍来搜她的身。

    内侍并没有从雷婷的身上搜出什么,不过宫廷侍卫却从李云天的身上搜出了一块叠在一起的黄色锦布以及两条白色的绢带。

    为了安全起见,一名宫廷侍卫打开了那个黄色锦布,随后他的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接着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双手高高举着黄色锦布,身体瑟瑟发抖,脸上冷汗直流。

    “既入尔目,牢记尔心。”李云天伸手拿过了黄色锦布,不动声色地告诫那名宫廷侍卫。

    “卑职定铭记在心。”那名宫廷侍卫慌忙冲着李云天跪下,神情惊慌地回答。

    随后,李云天把那两条白色的绢带塞进了怀里,右手托举着那块黄色锦布,随着韩亮通过了奉天门,向正北方的午门走去。

    过了午门就能看见太和殿,也就是皇帝临朝的宫殿,民间百姓口中的“金銮殿”。

    当李云天、雷婷和韩亮离开奉天门时,伴随着一阵咯吱吱的沉闷声响,奉天门开着的四道城门缓缓关闭,随即,大批亲军登上城门护防,摆出了一副如临大敌的姿态。

    “你究竟是什么人?”雷婷晕晕乎乎地跟在李云天的身后,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跟着李云天进宫,快到午门的时候,她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小声地问李云天。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我是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李云天闻言低声嘱咐雷婷,“别怕,等下你就跟在我身后。”

    “嗯!”雷婷咬了咬嘴唇,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她此时心中五味杂陈,脑海中一片混乱。

    午门也有五个城门,不过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的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

    这两个城门名为“掖门”,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

    如果从午门的背面来看的话,就是有五个门洞了,有“明三暗五”之说。

    午门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不过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入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每次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按照文臣和武臣,排好队列从午门的两个掖门出入。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订制: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李云天是文官,故而只能走午门的左掖门,走进左掖门门洞后,李云天在门洞中间停了下来,从怀里掏出那两条白色绢带,递给了雷婷一条后,把手里的一条绑在了头上的乌纱帽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执宰大明简介 >执宰大明目录 > 第168章 虚与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