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3章 伺机而动
满山进行了调查,两人经过大半年的暗访有了不小的收获。

    经查,京仓的官员不仅私下里勾结粮商倒卖京仓内的米粮,而且还以次充好,高价从粮商那里收购质量劣质的米粮。

    当然了,那些劣质的米粮不可能发给京城的高官显贵,也不可能发给像李云天这样的御史,而是参杂在好米中分发给京城的中下级官员和各大部院衙门的吏员,那些官员官微言轻,自然不敢得罪户部,是敢怒不敢言,否则下次户部的人肯定会收拾对方。

    尤为令李云天感到诧异的是,京仓里不仅倒卖米粮竟然还倒卖盐,进而从中谋取巨额的利润。

    要知道盐道上的盐引就是户部开的,而京仓隶属于户部,那么以给京城百官发盐为由,弄到盐引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李云天已经敏锐地预感到,京仓和通州仓的案子绝对会牵连甚广,绝对是一个大案,一旦严查的话,恐怕户部的人不少都要栽进去。

    因此,李云天自然要请示杨士奇,这既是对杨士奇的尊重,同时也是向杨士奇求援,这么大的案子他肯定玩不转,最后需要杨士奇出手来摆平。

    在李云天看来,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证据,他岂会轻易出手去动京仓和通州仓?

    两天后,李云天和都察院广西道一名叫作熊严的监察御史一起去了京仓,由于熊严是礼部尚书吕震的门人,而内阁和六部的关系已经闹得很僵,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有些冷淡,一路上没有什么交流。

    到了京仓,京仓的大小官员已经恭候多时,如果接待御史巡察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不管如何首先要把两位御史大人伺候舒坦了。

    熊严四十多岁,是永乐中期的进士,他此番前来不仅是巡察京仓,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监视李云天,防止李云天在京仓找茬。

    在都察院的十三道监察御史中,李云天虽然年龄最小,但没有哪个御史敢小觑他,能突破汉王的层层拦截将永乐帝的遗诏送到太和殿,放眼都察院除了李云天没人能做到。

    内阁刚被六部摆了一道,六部的人自然要小心翼翼,防备内阁的反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内阁所属的御史的发难。

    李云天身为杨士奇的弟子,又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自然会被人给盯上,他自然清楚这一点,所以进了京仓后就按照规矩和流程办事,并没有丝毫的异样,这使得熊严不由得轻松了许多。

    翻阅完了京仓的账簿,李云天和熊严在京仓官员的引领下到仓区巡视,抽查里面存储的米粮等物,一番巡视下来并没有异样。

    李云天对仓区里的米粮并没有兴趣,他可以肯定京仓的官员都做好了手脚,展现在他眼前的仓库表面上查不出来任何问题。

    如果他要详查的话肯定会受到熊严的阻挠,故而不如把心思放在了寻找给他举报信的匿名人身上,暗中观察着沿途的官吏。

    终于,当一名穿着九品服饰、三十多岁的国字脸男子从李云天眼前闪过的时候,李云天的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终于把那个写匿名信的家伙给找出来了。

    虽然李云天不知道写匿名人的长相,但是对方身形和走路的姿势他却看得很清楚,或许纸条上的字是由别人代笔,但身形和走路的姿势却无法掩饰。

    巡察完了京仓后,晚上照例是京仓的官员准备酒宴招待李云天和熊严,甚至还喊来了几名妙龄女子作陪,李云天虚与委蛇地应对着,这使得现场的气氛十分融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云天无意中望见那个国字脸男子从隔壁的雅间出来去茅厕,于是眼珠一转,也起身前去如厕。

    李云天来到院里茅厕的时候,那个国字脸男子已经从里面出来,趁着灯光昏暗,李云天走上前故意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执宰大明简介 >执宰大明目录 > 第183章 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