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帝国死亡笔记
走,寻找听说过董仲舒这个名字的人,央求人在联名书上签名,恳求汉武帝饶过董仲舒。又花尽家产,给所有认识不认识的人送礼,央求人家在汉武帝面前求情说话。而汉武帝呢,他其实也不在意董仲舒的死活,他关心的,另有其人。

    等到董仲舒拖赴法场之时,汉武帝这才不疾不徐地发布赦免诏书。书呆子董仲舒死中又活,趴在地上拼老命打自己的嘴巴,叩谢天子不杀之恩。

    一场风波过后,人人如释重负。只有汉武帝的心中,越发的压抑紧张。

    他在想,这个董仲舒的罪恶思想,对江都王会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影响呢?

    江都王比自己大12岁,又在七国之乱中立下战功。可最后,这个皇帝是自己做了,江都王的心里,怎么可能服气?

    就在这时,匈奴来使,求和亲。

    “和亲?和亲好玩吗?要不要干脆彻底消灭匈奴?”汉武帝召开御前会议,让大臣们畅所欲言,是和还是打,听大家的。

    会议开始,大家热烈地争论起来,理所当然地分成两派。一派是主战派,认为匈奴人都是喂不饱的野兽,我大汉帝国,岂能把皇家贵女嫁给他们?打打打,派几个人出塞,把匈奴人消灭干净,这才省心。

    另一派是主和派,认为:打打打,打你娘个头啊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匈奴人盘踞在塞外,逐水而行,循草而牧,连个固定的居住点都找不到,这仗你怎么打?再者说了,大军远征塞外,后勤运输就需要十倍以上的人力,这就意味着整个大汉帝国都要行动起来,进入战争状态。可大汉帝国有这实力吗?所以说,打是无知妄徒的胡言乱语,还是和亲才妥帖。

    听大家议论不休,汉武帝喃喃低语道:“朕的心意,是不管三七十二一,先打个热闹再说。可如果打起来,江都王这王八蛋,突然抄了朕的后路,怎么办?”

    “啥?陛下你说啥?”群臣停止议论,问道。

    “唔,朕是问你们,江都王家里,有公主没有?”

    “公主?”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这话从何说起。半晌,才有人回答道:“启奏陛下,江都王的儿子刘建,倒是生了个女儿,名叫刘细君。”

    “刘细君?”汉武帝的眉眼舒展开来,“这名字真好听,诗意盎然。你们看,朕就让刘细君出使,和亲匈奴如何?”

    “这个……”大臣怯怯地道,“可是刘细君才刚刚5岁,太幼齿,怕是匈奴人不答应。”

    “啊,刘细君才5岁?”汉武帝乐了,“那就等她长大,再嫁到塞外,这一次咱们依然是老法子,去宫里找几个丑宫女,冒充皇家公主,给匈奴人送去就是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知道,汉武帝真正忌惮的敌人,不是匈奴,而是江都王。

    未有反迹,却遭疑忌。江都王一家,恐怕是难保了。

    土豪的心愿

    汉匈和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顺利地进入了执行期。不想正执行期间,又发生了新的变数。

    这个变数,来自于雁门郡马邑县的一个大土豪,名字叫聂壹。

    聂壹其为人也,孔武有力,足智多谋。身为土豪,心忧天下。这是因为他身居雁门邑,往里走是大汉帝国,往外走就是匈奴,倘若汉匈交兵,对聂壹的个人生活,影响最大。

    于是聂壹就想:“嗯,有没有个好办法,一次性的,嗯,砂锅里捣蒜,把匈奴人统统消灭干净呢?如果匈奴人消灭干净了,雁门郡就再也不会有战争,我们聂家就可以世世代代幸福地生活下去,岂不美哉?”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太骨感。匈奴人来去无踪,飘忽不定,他来杀你,一找一个准,你去找他,那难度可就高了。

    正当聂壹郁闷无策之时,忽然听到汉匈和亲的消息,当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汉武帝:皇权的逻辑简介 >汉武帝:皇权的逻辑目录 > 第五章 帝国死亡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