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诡异的战事
本能。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神智正常,不是太过于发癫,都是血缘亲情第一,而后是友情,第三才是对权力体系或是权力组织的忠诚之情。但中国几千年来,失控的权力无休止地在扭曲人性,力图将对权力的忠诚,硬挤到血族亲情之前。这种扭曲久了,于权力社会就成了正确的,这种扭曲观念体现在汉武帝的思维里,就认为臣属对自己的忠诚,高过于对血亲的情感,应该是正常的。许多人遇事先考虑亲情,这反倒是私心作祟,不忠于主君的表现。

    汉武大帝生于皇宫,长于权门,自幼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扭曲性认知。而他在成长过程中,又没有丝毫挫折,以供他反省矫正自己的扭曲人格。最要命的是,在他47年的人生经历中,从未有人对他说过,将对权力的忠诚,凌驾于亲情之上的伦理,是犯了严重错误的,因为这是违背人类正常天性的。

    终其一生信守着一个错误的认知,这使得汉武大帝,缺乏正确分析金日磾杀子事件的能力。

    他真的应该认真想一想,儿子,是父亲最钟爱的。可是这个高大雄健的金日磾,他居然杀掉了自己最钟爱的儿子。

    那么,他究竟想在汉武大帝这里,得到些什么?

    他要获得的,是比儿子性命更具价值的东西。

    这东西是什么?

    只有,金日磾自己知道。

    他离开汉武帝,来到了甘泉宫。

    在这里,悬挂着一幅异族女子的画像。上书:休屠王阏氏的字样。

    她是休屠王的妻子,金日磾的母亲。是霍去病兵出漠北,浑邪王降汉而刀杀休屠王之后,母子三人俱被掳到汉国来的。

    史书上记载说:金日磾的母亲,深明大义,天天耳提面命,教导金日磾无限忠于汉武帝。汉武帝深受感动,就破例为这个女人画了像,让金日磾有所凭吊。

    这样的记载,鬼才相信!

    如果史学家脑壳里,认为一个丈夫被杀,连同儿子一并被掳为奴隶的女人,听天由命是正常的,但要因此而教导儿子,忠于杀掉自己丈夫、灭亡自己部族国家的刽子手,这要怎样的神经,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史学家也在干着和汉武大帝一样的事儿,试图宣传一种对权力的效忠,凌驾于亲情血仇之上的伦理。但人类社会中,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无论权力狂怎样的渲染,这种情况多不过是权力狂的杜撰,而非历史或现实。

    史书上还记载说,每当金日磾来到甘泉宫,来到母亲画像前,都会泣不成声——假如一个人对母亲怀有如此深厚的情感,又怎么可能无视亲生儿子的性命?

    这一对母子来到汉廷,是有为而来的。

    或者,是为了报复权力对他们部族的残害?

    没人知道。

    我们知道的只是,此后的汉武大帝,突然陷入疯狂之中,干出了无数件正常人类无法理解的怪事。

    斩首小分队

    一切迹象表明,朝中的权力结构,酝酿着惊天的变化。但新任辽东东部都尉涉何,对此毫无察觉。

    他也懒得去想这些烂事,对他来说,要做的事情就一件——甭跟朝鲜人客气,逮住就杀,准保没错!

    你看,这才不过杀了个护送他回来的朝鲜卫兵,就弄个辽东东部校尉。倘若再多杀几个,他就距离封侯不远了。

    所以涉何每天带着他的部下,在边境一带棱巡,有时候深入朝鲜境内,寻找新的封侯时机。可朝鲜人分明是被他打怕了,他每天不辞辛苦,所行之处,竟连根兔子毛也见不到。这让他说不尽地沮丧。

    唉,封侯这种事,也得看每个人的命啊。莫非自己,是又一个飞将军李广不成?

    涉何满腹忧伤,来到每日巡游之后必来的酒肆,在他的老座位上坐定,拍了下桌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汉武帝:皇权的逻辑简介 >汉武帝:皇权的逻辑目录 > 第十四章 诡异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