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针锋相对】
万人马,战卒为三万,辅卒一万,役夫、船工一万。而江东军战卒为一万,辅卒二万,役夫、船工一万。也就是说,我军可调集的作战兵力,为其两倍,优势明显。”
这图表将双方兵力分列左右,细化到十位数,清晰明细,一目了然。不用说,这自然又是马悍的改进。
对比完兵力,再对比船只。荀攸令侍从再挂一图,同样是与江东军的对比:“我军有五百斛以上的楼船、槛舸二百二十艘;三百斛以上的艨艟、斗舰、戈船、桥船四百五十艘;二百斛以下的冒突、赤马三百四十艘;战船总数一千有余。而江东军的楼船有一百八十艘,三百斛左右的战船三百七十艘,二百斛以下的小型战船与我军相若。从战船数量上对比,我军虽为北兵,但实力已不在南兵之下。”
荀攸的语气,充满自豪,他的确有理由自豪。南船北马,北兵强于陆,南兵强于水。而作为地地道道的北兵,龙狼军不但拥有不亚于江东军的船只总丈(汉时船只以丈计算,相当于现代的吨位),更拥有一批作战、行船经验丰富的水卒。这,才是足与江东军会猎大江的根本。
等诸将消化得差不多了,马悍才施施然站起,做最后总结:“左路军攻占会稽,当无悬念。击破敌军之后,由吕定公(吕岱)任会稽太守,全面接手会稽军政事务,清巢残敌,安抚黎庶,保障后勤。左路军完成郡丞吴景满怀忧虑道:“我江东孙氏与黄祖交战非止一日,虽占上风,但短期之内,难以灭之。破黄祖,难。”
“此一时彼一时。”周瑜自信满满,“以往我军未尽全力,而今时局所迫,非如此不足以求存。三军戮力,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江夏可破。更重要的是,今次我军并非独自奋战……”
周瑜目光望向韩浩与孙乾,韩、孙二人齐齐施礼:“中护军所言极是,我家主公必不会袖手旁观。”
周瑜含笑而谢,谈笑布兵:“时不我待,先下手为强,以会稽为饵,以分龙狼之军;以彭蠡泽为前沿,择一良将率精兵与北兵周旋,以争取时日;而我军与曹刘则以迅雷之势,两面合击,必破江夏。”
与会诸将连连点头,都对这个计划表示赞同。
孙权击案放声大笑:“马悍一定会说,他在西边有一个重要帮手。呵呵,孤要说,我们在西边,同样有帮手,而且有两个。现在,就看谁的帮手能真正帮得上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