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动手
语带深意:“你有没有想过,为何自汉晋之末,天下再无一日宁日?即便是大虞之前帝王所创造的盛世,几代帝王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六十年而已。”
李旭没有说话,老人们总是喜欢讲古。
“今日的中原武林,远比汉晋时代昌盛,今日的先天高手,汉晋时代的人恐怕都是闻所未闻。”鱼辅国如是说道:“天下,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唯有适应变化才能长久。”
“我曾经以为你是一个英雄。”李旭决定不再将这个大而空泛的话题继续下去。“当日你领军北上要阻止回鹘南下,何其壮烈伟岸,想不到最终还是和回鹘人划定了范围,将三受降城让了出来。”
这次轮到鱼辅国摇头了。
“三受降城不是我丢的,你们李家先祖关东大乱借回鹘兵平乱的时候,三受降城就再非我们所有,所剩下的不过是一层遮羞布而已,我不过是将这层遮羞布撕下来而已。”
李旭笑了笑没有多说。
因为鱼辅国说的其实正是正理,今日回鹘南下,其实正是大虞国势衰弱近百年的结果。能够将回鹘人挡在太原之北,没有让他们深入到云中一线,其实也算是相当合理的一部分。
但是鱼辅国当年率军北上的大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其实我也曾站在你的角度上思考,你出身南诏,五岁被俘虏之后去势入宫行走。这一下子就是几十年,南诏虽然是你的故国故土,但其实也是异国他乡。”李旭辞锋犀利不吝于揭鱼辅国的痛楚。“身体残疾,无儿无女,威权虽重,却无一人可亲可信。”
李旭笑了几声,笑声却有些凄厉。
“钱财田土无人来继承,官职荣衔不过是过眼云烟,死后怕是连中元节到坟前洒扫的人都没有一个。我若是你,所能求得也就是一个名。”
“马踏匈奴,勒石燕然,换作我是你,也是拒绝不了的。”李旭看着鱼辅国:“可是你将三受降城一线交给了回鹘人,然后翻身南下同我为难,你就没有想过日后史书上会怎么评价你?”
“强者从来不缺乏涂脂抹粉的人。”鱼辅国笑吟吟地看着李旭:“你们李家的高宗皇帝,身为太宗之子,亲手杀兄娶嫂,逼迫太宗去位,动辄诛杀宗室,将兄弟一系子孙杀个干干净净,宗室既衰,也就为后来圣后篡国留下了机会,就这样一位人物,不依旧被称作是明君么?”
“高宗是私德有亏,但是功在社稷。”
“所以我日后北逐回鹘,尽复失地,我又何尝不会是如同勾践一般的人物呢?”
对于鱼辅国的话,李旭有点同感,因为人对历史的评价往往都受到了其本人生活年代的影响而有所偏颇。就好比李鸿章,这一位变成了中国近代化之父,真正的爱国者。
但是李旭永远记得,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用三百万卢布收买了这位近代化之父,得以签订《中俄密约》而俄国人只掏了一百万卢布,导致李鸿章的公子李经方一直向俄国人讨要。
没过多久,维特又出了七十万卢布向李鸿章行贿,这一次中国失去了旅顺和大连。
至于将枪弹和粮食卖给日军的那些李中堂的亲戚,大概也不能算是什么记录。
这样一个人物总少不了有人来鼓吹,倒是日渐神话,一点点高大起来。
或许若干年之后,闲来无事的看客嘴里,鱼公公的身影也会渐渐高大起来吧。
但是事情做了就是做了,再怎么涂脂抹粉也无法抹去这些尴尬。
不过鱼辅国这样的枭雄似乎对这样的事情看得并不算重,他们同李旭从思维方式上就是不一样的。
“你倒是对自己甚有信心啊。”
“我倒不是对自己有什么信心,实在是逼到了这一步。”鱼辅国出言反讽:“陛下连一个裴度都容不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