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84 鸡父之战
戴至德,直到看的戴至德都有些不自在时,才缓缓开口。

    “戴尚书,您可知道,因为您的直言纳谏,我大唐得损失多少钱财?停,您先听我完了您再,别老是我一身铜臭味儿,这样有失偏颇。”李弘看戴至德要反驳,急忙伸手示意道。

    “好,老臣今日就听听太子殿下您得高见,当着陛下、当着众臣工的面,老臣希望太子殿下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否则,老臣今日绝不罢休。”戴至德也态度强硬道。

    众臣心里都不约而同的响起一个声音:‘今日这两人看来是要死磕到底了啊。’

    李弘想了下,先不拿数据话,这个时候,拿数据话没服力,而且戴至德此刻已经带着情绪在跟自己对峙,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先让他不占理后,才可以拿数据话。

    于是李弘整理了下思绪道:“戴尚书,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可否?”

    “老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戴至德一脸正义凛然。

    “好,那请您告诉我,我大唐现在多少兵力助守百济?今年一战死伤几何?”李弘问道。

    “这乃是兵部之事,老臣只负责礼部……。”

    “左右仆射都在朝堂,他们自然有答案,但这个答案,想来朝堂之上,知晓的人很多。我就可以告诉你,我大唐共遣十万将士助守百济,大战役死伤三万七千余人,但……您可知道,为何对付一个的百济与高丽,我大唐却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那是因为,倭国人应百济王扶余丰派遣的求援使者,带来了倭国人的军队与我大唐、新罗连兵抗衡,不然我大唐不会死这么多将士!倭国人如此背信弃义,我大唐帮助他修建使节府,无偿帮助他们受学学子,可他们回到倭国后,却是拿起来刀枪来对付我大唐将士!您觉得我还有必要给他出钱吗?没有罢了他倭国的王已经是仁至义尽,为何还要替他们出资修缮?”

    看着戴至德的黑脸,李弘继续缓缓道:“刘仁愿、孙仁帅回朝,但为何刘仁轨将军却不敢回来?因为刘将军深怕我们将士鲜血所染的土地,再次被倭国、高丽、百济抢走,那样,我们三万七千余人将士的生命,都将是白白的牺牲了!”

    李弘扫视着朝堂之上的众臣,自己心里憋不住了,如此窝囊的行事不能再干了,他必须出来,哪怕今日以大唐现有的国策,还无法娴熟的使用外交手段来做筹码,但自己必须在这个时候,为大唐现有的国策敲响警钟。

    “或许众臣工认为一场战事必有伤亡,大可不必大惊怪,想要没有伤亡,那就不要出兵,如此也就失去了为我大唐立威,以德化服众的目的。但各位同僚可知,如果倭国人不参战,我们可以死伤多少将士?如果这些将士放在吐蕃、吐谷浑、大食,我们的安西四镇也就不会丢了抢,抢了再丢了。我大唐也不用四处用兵,应接不暇,而将士也能在不出兵时,有足够的人力跟精力继续农耕,也将为我大唐以备灾荒之年……。”

    十岁的少年站在鸦雀无声的朝堂中间,却像一个老学究般语重心长的道:“一场战争它所引的连锁反应,并不是眼下我们能够看见的,而是有酵时间的,今日的升平,不代表永久的升平,今日的决策看似无误,却有可能十年之后让我们后悔。我们只能寄望在朝堂上的诸多同僚,用自己多年的经验、阅历、学识,来为我大唐出谋划策一个稳固的大唐!”

    李弘还是没出“蝴蝶效应”这样的“混沌学”,安在大唐身上会生什么样儿的连锁反应,皱着眉头想了下道:“各位臣工都是学富五车、通读古今,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下朝以后,研究一下《吕氏春秋察微》篇(鸡父之战),它的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不过是一个楚国女子与吴国女子在两国边境采桑叶,嬉笑打闹时误伤了楚国女子的手指,而楚国边城卑梁却带人找吴国女子家人理论,两方争吵不下,楚国人杀了吴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唐谋天下简介 >唐谋天下目录 > 84 鸡父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