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36 斡旋
道。但此地都乃穷乡僻壤之地,对我大唐来讲,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意义都不大。”

    上官仪凝视着李弘的脸,他知道太子向来实际,同样更是爱民如子,当年在朝堂上一番论言,让百官沉默无语,虽然后来陛下依然还是决议为高丽出兵,刘仁轨等人在那边用将士的献血,替高丽守来了暂时的安宁……。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现如今高丽受新罗与百济联击,我希望先生能够支持我,我大唐不出兵前往高丽,但可以为高丽提供足够的粮草与兵器,甚至……。”李弘看着上官仪的脸,道:“甚至我可以允许倭国派遣唐使来我大唐学习,但条件就是,他们必须出兵攻打、牵制新罗与百济。”

    上官仪沉默了半,一时半会儿无法儿揣摩头太子殿下的全部意思,迟疑着道:“殿下您此意到底是为何?可否全部告知臣?”

    李弘摆了摆手,示意上官仪与他在街上溜达溜达,身后跟着马车与夏至等人。

    李弘淡淡的道:“很简单,让辽东道一带陷入持续的消耗战中,让高丽、新罗、百济互为牵制。而我们将把兵力重心往西移,吐蕃多次请求我父皇,希望能够在吐谷浑境内河源畜牧,去年被我父皇一口回绝。归根结底,他们就是希望我们承认吐谷浑已经被他们统治,而且吐蕃向来是贼心不死,如今国内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征兵征粮等事宜,这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现象。”

    “那……难道殿下打算撤回如今在辽东的刘仁愿等人吗?”

    “不撤回,留有部分兵力于高丽,做个样子就好,精神上支持他们抗击新罗与百济,并加派人手渗入新罗、百济,破坏他们之间的联盟。”李弘停了下来,昏黄的灯光照耀下,上官仪显得更加的苍老。

    “臣还有最后一事儿请求,还请殿下如实相告。”上官仪想了想,郑重的道。

    “先生尽管问。”

    “殿下您是如何判断出吐蕃会有大动作?前两年他们可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而且陛下也没有再追究他们。何况,如今陛下临行前,刚册封当初的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为王了,难道吐蕃真的会冒着与大唐兵戎相见的危险,无视陛下的警告?”上官仪对李弘预测中的吐蕃行为,感到惊讶跟不解。

    在他的思维里,应该是:因为大唐皇帝陛下封慕容诺曷钵为王,就明大唐准备帮助慕容诺曷钵复国,吐蕃此刻应该是害怕大唐的武力,然后派遣使者来向陛下明他们的诚意的。

    而不是向太子殿下所的那般,准备以武力与大唐对抗。

    李弘低头无奈的笑了笑,再次道:“吐谷浑现在在吐蕃的实际控制下,这就明了,我们现在跟吐蕃是领土临近的两个国家!安西四镇向来在我们手里不稳当,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龟兹、碎叶、于阗、疏勒,向来都是笼罩在风雨之中,我们是立了罢,罢了立,拉锯一般的,就从来没有真正的把他们握在手里。如今辽东道,我们还有高丽这一个缓冲带,来阻止新罗、百济能够与我大唐接壤,但安西呢,吐谷浑名存实亡,我们现在是与吐蕃面对面了,如果再不去打压,以后我们将丢失的可不止安西四镇!”

    道最后,李弘的语气是越来越急,同时也充满了无奈的痛心,但这些在上官仪看来,还是有些莫名其妙。

    历史向来是看不见未来,上官仪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李弘的先知,吐蕃向来都是狼子野心,仗着高原地势,唐兵不宜作战,已经把那里当成了予取予夺的堂。

    虽然名义上受大唐管辖,但吐蕃更像是那里的主人,裴行俭、李敬玄、王方翼包括黑齿常之,这些人在吐蕃人心里,没有一定儿的威慑力,远不如老将苏定方、刘仁轨等人对吐蕃的威慑力来得大。

    如今,历史给了李弘这么一个好机会,父皇李治不在朝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唐谋天下简介 >唐谋天下目录 > 136 斡旋